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局部解剖 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30: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颅顶腱膜下间隙,面部的“危险三角”区?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颅顶腱膜下间隙,是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内有静脉网,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颅腔感染,故临床上常称此隙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临床上将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面静脉可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通,也可通过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等与海绵窦相通。口角平面以上延及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2. 在颅盖,下颌神经分支是?

颏神经。

3. 穿过腮腺的结构有哪些?穿经眶上裂的结构?面静脉的交通?

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

横行的有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 由浅入深: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耳颞神经; 眶上裂的结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面神经交通:由茎突孔出颅,向前外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树支并相互交织形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个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端及其下端穿出,支配面肌和颈阔肌。 4. 额顶枕区和颞区的非骨性层次结构?

额顶枕区的非骨性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颞区的非骨性层次结构: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及颅骨外膜。

5. 颈动脉鞘,椎前间隙?

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鞘膜;

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当脓肿破溃后,可经咽喉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6. 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需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其损伤?

甲状腺上下动脉常出血较严重,可引起休克,血液流入下呼吸道可引起窒息

7. 颈丛、面神经、三叉神经在头面部的分支?

颈丛在头面部的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

面神经在头面部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三叉神经在头面部的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8. 胸壁的层次结构?胸膜腔?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潜在性间隙,称胸膜腔。壁胸膜互相反折形成的胸膜腔隐窝称胸膜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形成半环形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在肺前缘的前方,肋胸膜与纵隔胸膜转折形成肋纵膈隐窝。

9. 纵膈的概念,上纵隔、后纵隔的内容非别有哪些?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 上纵隔的内容:前层:胸隙、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中层:主动脉及其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 后层:器官、食管、胸导管;

下纵膈的内容: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

交感干胸部、纵膈后淋巴结等。

10. 乳房的淋巴引流

六个方向:a)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 b)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c)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 d)深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e)内侧部的前淋巴管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相通;

f)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相通。

11. 乳腺脓肿切开时切口如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应注意保护的结构?

乳腺叶和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故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应做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输乳管。

12. 肺根位置及毗邻

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肺根的毗邻,肺根前方有膈神经和包膈血管,后方有迷走神经,下方有肺韧带,右肺根后上方有奇静脉勾绕,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 13. Camper筋膜和Scarpa筋膜的层次关系?Scarpa筋膜如何延续?

Camper筋膜即脂肪层,向下与腹部的浅筋膜相续,Camper筋膜为浅层; Scarpa筋膜及膜性层,为深部;

Scarpa筋膜向下与阴囊内膜和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相续。

14. 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韧带张于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的建模卷曲增厚;

腔隙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一小部分腱膜由耻骨结节向下后外侧转折并附于耻骨梳,

其转折处形成腔隙韧带;

腹股沟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三角区内无腹直肌,腹横筋膜薄弱,加之腹股沟管浅环也位于此区,因此是腹前外侧壁的又一薄弱部位。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管浅环→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15. 腹直肌后面的毗邻结构?

腹直肌鞘、弓状线以下为腹横筋膜。

16. 腹股沟管的位置、构造及穿行结构?

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由肌肉与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 构造:有两口四壁;

两口:腹股沟管内口,又称深环或腹环; 腹股沟管外口,又称浅环或皮下环;

四壁: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管外侧部的前壁有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构成;

后壁,由腹横筋膜和联合腱构成,在其内下方接近外口处还有反转韧带参

与;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 下壁,即腹股沟韧带;

穿行结构: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

17. 鉴别斜疝和直疝的标志结构?

疝内容物回纳后压迫腹股沟管内环口,嘱患者咳嗽,如内容物不能膨出,考虑斜疝的坑性较大。另外,一般直疝是不掉入阴囊的,但是有时候疝的内容物较多,疝的时间较长也可调入阴囊。

18. 右下腹斜切口的位置和层次?

位置:经脐与有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并与连线垂直的切口,长约8~10cm,

其中1/3在线上,2/3在线下;

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及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

壁腹膜→胸膜腔。

19. 阑尾炎手术时寻找阑尾最可靠的办法?

首先找到回盲部,先向左上推动下移的大网膜,暴露右髂窝和回盲部,再从回盲部向下或向上探查寻找阑尾。 20. 左右季肋区的器官分别有哪些?小肠部分切除术如何切断肠系膜?

左季肋区的器官有:左半肝小部分、贲门、胃底及部分胃体、脾、胰尾、结肠左曲、左

肾上部;

右季肋区的器官有:右半肝大部分、部分胆囊、结肠右曲、右肾上部;

小肠部分切除术如何切断肠系膜:小肠有较长的系膜,肠系膜血管源自肠系膜上血管,

其分支呈扇形供应小肠襻,按肠切除范围将肠系膜血管做扇形切开。

21. 升降结肠手术应分别从何处切开?

升结肠:沿腹腔右外侧区上行全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移行于横结肠,取右侧经腹

直肌,旁正中或中线切口。因游离结肠肝曲,切口上端应接近肋弓下;

降结肠:始于结肠左曲,沿腹腔左外侧贴附后壁向下,至左髂嵴续乙状结肠,取左侧经

腹直肌,旁正中或中线切口。

22. 胆囊切除术后肝右叶坏死的原因?

胆囊管与肝总管下端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上端由肝左右管合成,胆总管前方有时有肝右动脉或胆囊动脉越过,肝右叶坏死原因可能为在手术过程中肝右动脉被结扎导致的肝右叶坏死。

23. 平卧位盆腔以上腹膜腔最低是?坐位时腹膜腔最低的部位?

坐位时腹膜腔最低部位是:男性—直肠膀胱陷凹;

女性—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

24. 肾手术时通常采取的手术切口?

腹直肌外侧缘切口、下腹正中切口。

25. 直肠的位置、弯曲及毗邻,膀胱的位置、毗邻及动脉供应?

直肠的位置:在第三骶椎前方起自乙状结肠,沿骶骨、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膈移行于

肛管;

弯曲: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明显弯曲—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 毗邻:男—直肠前有膀胱、前列腺、精囊腺; 女—前有子宫和阴道; 膀胱的位置: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

毗邻:男—后方有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女—后方有子宫和阴道;

动脉供应:来自髂内动脉前支的膀胱上下动脉;上动脉供应上侧壁,下动脉供应

底部,前列腺及1/3尿道,次要为痔中、闭孔、阴部内动脉等,女性尚有阴道及子宫动脉供应。

26. 输卵管的分布及各部意义?

a.输卵管子宫部;

b.输卵管峡:结扎术在此进行;

c.输卵管壶腹:卵子多在此受精,未移入子宫,宫外孕;

d.输卵管漏斗:末端膨大,向后下弯曲覆盖在卵巢后缘和内侧面。

27. 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分叶与尿道的关系?

位置:上部为前列腺底,与膀胱颈邻接,前部有尿道穿出,后部则有双侧输精管向前下

穿入;

形态分叶:形如栗,质坚实,下端尖细,为前列腺头,尖底之间有前列腺体,前列腺有 前面、后面和两个侧面; 与尿道的关系:尿道从其前方穿出。

28. 子宫的位置、韧带及作用、血管来源

位置: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位置随直肠和膀胱的充盈状态和体位的不同而改变; 韧带及作用: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主韧带:维持宫颈正常位置;

子宫圆韧带:引于上份向前的作用(维持子宫前倾); 骶子宫韧带:牵引子宫颈向后上; 血管来源:子宫动脉。

29. 会阴浅隙、会阴深隙?

会阴浅隙:会阴浅袋,浅隙内,两侧坐骨支和耻骨下支的边缘上有阴茎海绵体左右脚附

着,脚面覆盖一对坐骨海绵体肌,一对狭长的会阴浅横肌位于浅隙后份,有

搜索更多关于: 局部解剖 复习题 的文档
局部解剖 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30vh35i5r00kc51ztt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