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摸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水瓶胆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B.福尔马林用于标本的制作是利用了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含钙、钡、铂等金属元素的物质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D.在清理厕所时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否则可能发生中毒现象
【考点】乙酸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反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A.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C.铂没有焰色反应;
D.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进行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解答】解:A.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物溶于水,则热水瓶胆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故A正确;
B.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其水溶液福尔马林能用来浸泡标本,故B正确; C.铂没有焰色反应,不可用于制造焰火,故C错误;
D.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进行混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水垢、洁厕灵、84消毒液的成分,题目难度不大.
2.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纳米金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简式. 【分析】A.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葡萄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
【解答】解:A.氯金酸钠变为金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故B正确;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葡萄糖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7.8g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 NA C.含0.2NA个阴离子的Na2O2和水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 D.0.1L 3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N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CH4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其分子中含有8个中子; B.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C.含0.2NA个阴离子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0.2mol过氧化钠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
D.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溶液中铵根离子数目减少. 【解答】解:A.16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8=
14
14
﹣1
+
14
=mol,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8mol,则含有的中子数目小于8NA,故A错误;
B.7.8g苯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苯分子中不存在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则含0.2NA个阴离子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0.2mol过氧化钠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故C正确; D.0.1L 3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溶质硝酸铵0.3mol,由于铵根离子部分水解,则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小于0.3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B为易错点,明确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为解答关键.
4.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1
A.装置①可制取少量蒸馏水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D.装置④中下层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氯化氢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冷却水的方向逆流;
B.碱石灰干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 C.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D.四氯化碳与水不溶,且密度比水大,可使气体与水隔绝.
【解答】解:A.冷却水的方向逆流冷却效果好,图中蒸馏装置合理,故A正确; B.碱石灰干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图中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故B正确;
C.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四氯化碳与水不溶,且密度比水大,可使气体与水隔绝,图中下层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蒸馏、气体的干燥及收集、防止倒吸装置等,侧重物质性质及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方案非评价性、操作性分析,选项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5.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因此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硝酸的化学性质;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A.铜和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 B.HF与二氧化硅反应;
C.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
【解答】解:A.铜和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而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则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而不能用铜,故A错误;
B.HF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玻璃,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故B正确;
C.过氧化钠中O元素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故C错误; D.浓硫酸与铁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是( ) A.液态氯化钠、液态氯化氢 B.熔融NaOH、熔融BaSO4 C.石墨、分析纯盐酸 D.冰醋酸、分析纯硫酸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