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子:又称酵母状孢子,是由出芽方式形成的无性孢子。在无性繁殖过程中,首先在母细胞上出芽,然后芽体逐渐膨大,最后芽体与母细胞脱离,就形成了芽孢子。
子囊孢子:指产生在子囊菌子囊内的孢子。、
担孢子:菌丝经过特殊的分化和有性结合形成担子,在担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即为担子。 接合孢子:由菌丝分化成两个形状相同、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叫接合孢子。
第三章
⒈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假病毒? 真病毒:是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份的分子病原体;
亚病毒:是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病原体,包括类病毒,拟病毒
和朊病毒。
2.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
答: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的直径多数在100nm(20-200nm)上下。
3.病毒有哪些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各举一例。
1. 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TMV)
烟草花叶病毒由95%衣壳蛋白和5%单链RNA组成。
2. 二十面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
腺病毒是一类动物病毒,主要侵染呼吸道、眼结膜和淋巴组织,是急性咽炎、咽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和病毒性肺炎等的病原体。
3. 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
包括T2、T4、T6三种噬菌体。
4、什么是包涵体、空斑、枯斑和噬菌体?它们各有何实践意义? 包涵体:病毒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形成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
光镜加以观察和识别的特殊“群体”
空斑: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
枯斑:由植物病毒在植物叶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构造的特殊群体。
噬菌斑: 噬菌体粒子侵染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
大量的细胞,然后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斑。
实践意义:包涵体的形成有利于细小难以观察的病毒粒进行观察和识别。每种噬菌
体的噬菌斑有一定的形态可用作该噬菌体的鉴定指标,也可用于纯种分离和计数。
5.什么是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烈性噬菌体: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
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它的裂解生活史大致为:1.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
2.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
3.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 4.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
5.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6.、什么是效价?试简述噬菌体效价最常用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双层平板法图示为:P72
底层平板(2%琼脂培养基7~8mL) 37°C 双层平板法 上层培养基(1.0%琼脂培养基3mL) 10余h 计数噬菌斑
上层平板 宿主菌悬液(对数期菌液0.2mL) 混匀 噬菌体式样(合适稀释液0.1mL)
7、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分几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包括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
潜伏期: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还可分为两段: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
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
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8、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
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此温和噬菌体的这种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溶源菌是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的宿主细胞。 温和噬菌体是指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具有溶源性不发生烈性裂解的噬菌体。
9、什么是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RNA一种成分,专心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源体。 拟病毒: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第四章
碳源: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为微生物提供碳素来源的物质。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称为氮源。
氨基酸自养微生物:不需要利用氨基酸做氮源,能把尿素、铵盐、硝酸盐、甚至氮
气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为氨基酸自养微生物。如根瘤固氮菌,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蛋白质。
1.什么是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类。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
化学物质 (化能营养型) 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源碳源) 能源谱
辐射能(光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和光能异样微生物的能源
2、什么是自养微生物?它们有几种主要生物类型?举例说明之。 自养微生物:凡以无机能源作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
有几种主要生理类型: 有光能自养型,如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
化能自养型,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硫黄细菌。
(还有氨基酸自养型)
3、什么叫水活度?它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何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和日
常生活有何意义?
水活度: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其
定量含义为:某溶液的蒸气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
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生长繁殖在水活度高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在水活度低的
范围内生长的微生物抗逆性强。
意义:了解各类微生物生长的水活度,不仅有利于设计培养基,而且还对防止食物的
霉腐具有指导意义。
4、什么叫单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和多功能营养物?各举一例。
单功能营养物:只具有一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称为单功能营养物,如光辐射能源;
双功能营养物:同时具有两种营养功能的称为双功能营养物,如铵根离子,碳源; 同时具有三种营养功能的营养物称为三功能营养物,如氨基酸。
5、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
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6、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
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
7.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含量间一般准寻何种顺序?
在大多数化能异样微生物培养基中,除水分外,碳源含量最高,其后依次是氮源、大量元素和生长因子,他们间大体存在着十倍序列的递减趋势。
8.、什么是碳氮比?(对5种分子式清楚的常用氮源按其含氮量的高低排一个次序。)
碳氮比:碳源与氮源含量之比即为碳氮比。
碳源与氮源含量之比即为碳氮比:氨气>尿素>硝酸铵>碳酸铵>硫酸铵
9、最常见的四类微生物营养类型?
光能无机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碳源,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看
或电子供体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的一类微生物。
光能有机异养型: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
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的一类微生物。
化能无机自养型:以CO2或碳酸盐作为主要碳源,利用H2、H2S、Fe2+、NH3或
NO2-等作为电子供体,通过无机物的氧化获取所需的能量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的一类微生物。
化能有机异养型:以有机物作为主要碳源,通过氧化有机物放出的化学能来获得所
需的能量的一类微生物。如: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第五章
新陈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
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 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复杂的有机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
分解代谢酶系
1、何谓新陈代谢?试图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差别与联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分子(有机物) 简单分子+ATP+【H】
合成代谢酶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