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生物思考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11: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 :选择合适的出发菌株→纯化选优→制备待处理的菌悬液→诱

变剂选择与剂量确定→诱变处理→突变体初筛→复筛→保藏和扩大试验

4.试述用艾姆氏(Ames)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

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

发生回复突变变成原养型后则能生长。

5.什么是琼脂块培养法?

琼脂块培养法:把诱变后的菌的分生孢子悬液均匀涂布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待长出

稀疏的小菌落后,用打孔器一一取出长有单菌落的琼脂小块,分别把它们整齐移入灭过菌的空培养皿内,在合适的温度下继续培养4-5天,把每一长满单菌落的琼脂块再转移到已混有供试菌种的大块琼脂平板上,以分别测定各小块的抑制圈并判断其抗生素效价,择优选取之。

6.为什么不把定向培育说成定向变异?试以梯度培养皿法来说明定向培育工作的原理。P220

变异有随机性,自发性,但没有方向性。

7.概括一下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主要步骤:1.诱变剂处理:选择合适的诱变剂使其突变。

2.淘汰野生型:在诱变后的存活个体中,营养缺陷型的比例一般较低,用抗生素法或菌丝过滤法进行淘汰。用到的方法是抗生素法和菌丝过滤法。

3.检出缺陷型: 用夹层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等。 4.鉴定缺陷型:可借生长谱法进行。

8.什么是细菌的接合?什么是F质粒? 细菌的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

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

F质粒:是细菌决定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含有与质粒复制和转移有关的许多基因。

9.试比较E.coli的F+、F-、Hfr和F’菌株的异同。 Hfr菌株 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它与F-菌株接合后的重组频率比F+与F-接合后的重组频率要高几百倍以上 F+菌株 F-菌株 在细胞中存在着游离的F因子,在细胞表面形成性菌毛 细胞中没有F因子,表面也不具性菌毛的菌株。接合: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当Hfr菌株细胞内的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和染色体组时,可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位点邻近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特殊F质粒 F′菌株

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它比更为原始的两性生殖方式,这是一种在同种

而不同菌株的体细胞发生的融合,它可不惜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

10.列表比较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间的异同。 转化 转导 接合 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以缺陷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使受体菌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 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原生质体融合 相同点:受体菌都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

不同点:转化是细菌吸收外源DNA片段,受D NA酶影响,

转导是以噬菌体为载体来传递DNA,不受D NA酶影响 接合则是两个细菌之间通过性菌毛直接交换DNA。

原生质体融合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大段的 DNA 传递。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思考题 的文档
微生物思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3jct0cafp797950lpza3sk4u09qt500fkf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