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风格(简介)
一.中式园林 A.中国古典园林
1.“园林”古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 2.“园”的解释:《辞海》上的解释,“园”是指“四周常围有恒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 3.遵循的原则: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4.特点:浑然天成 幽远空灵;虽为人作,宛自天开。
5.设计理念: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融汇,艺术表现与物质技术相结合;追求诗情与画意相融合的情境。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有“绘画乃造园之母”的理论,最具参考性的是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房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功能讲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以人为本。
6.中国传统符号: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 颜色:“国色”: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 7.造景手法(关键词):
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 “以小见大”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因地制宜;写意;“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
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中式园林还有一些别致的讲究。比如:园中建池,池上建桥,桥的东西面皆见水,意为左右逢源。园中栽种棕树、榕树,意含“中庸之道”。 8.要素:
四大基本要素:建筑、叠山、理水和植物配置。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早有精辟论述:“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活,得烟云秀媚。” (1).园林理水 (2).叠山置石
(3).园林花木(植物可完善建筑的立面构图,组成富于画意的构图形式,营造诗的意境。植物的花、叶、果、香都能装饰、点缀建筑。竹子是中式庭院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4).园林构景(借景、主景、点景、引景、漏景、框景、影景、色景、盆景) (5).山石生情(“无园不石” “片山有致” “寸石生情”) (6).楼阁风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移天缩地在君怀” (7).园亭点景(亭子)
(8).廊桥谐趣(廊:有平直的,也有曲折的;有依山就势的爬山廊、叠落廊,也有过水廊、桥廊;有单面廊,也有复合廊,还有在墙壁上镶着一块块石碑的碑廊,桥形式:石桥、木桥、竹桥、平桥、拱桥、曲桥,还有桥面上盖着房子的亭桥、廊桥等。) (9).楹联匾额 9.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a.皇家园林
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b.私家园林
特点是规模较小,多为写意小景,小巧玲珑,幽静隐逸。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c. 寺观园林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a.北方类型
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风格粗犷,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b.江南类型
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c.岭南类型
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10.代表案例:狮子林、扬州影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北京静宜园、北京恭王府花园、河北承德避署山庄、西安华清池、山东潍坊十笏园、山东烟台牟氏庄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网师园、苏州沧浪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耦园、苏州怡园 、苏州艺圃、苏州畅园、苏州南北半园、苏州五峰园、苏州鹤园、苏州听枫园、苏州东山启园、江苏扬州个园、江苏扬州何园、江苏无锡蠡园、江苏无锡寄畅园、江苏南京瞻园、江苏南京煦园、江苏常熟赵园、江苏常熟燕园、江苏常熟曾园、江苏同里退思园 、浙江杭州郭庄 、浙江绍兴沈园 、浙江海盐绮园、上海豫园、上海古猗园、上海醉白池、上海秋霞园、上海曲水园、广东佛山梁园、广东顺德清晖园、广东番禺余荫山房、广东东莞可园、福建厦门菽庄花园。
B.新中式
特点:“形散神聚” 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 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 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 设计理念:
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 造景手法:
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步移景异;小中见大. 色彩的选择: “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 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 植物空间的营造:
新中式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
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 代表作:万科第五园、西安曲江华府、奥运村 二.日式园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