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
贵池杏花村中学 伍宏才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所以脍炙人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歌颂青年男女坚贞的爱情,表现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诗里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塑造得格外成功。作者通过她的能织布,与小姑的友爱,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细节,表现了她的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等优美的品德。特别是自始至终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下,她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她起来斗争了,她主动自请遣归。被遣在封建社会是最不体面最伤心的事情, 但在兰芝“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时, 却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 没掉一滴泪, 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当她被遣回家, 阿兄逼迫改嫁, 阿母又不肯作主, 她知道在娘家也呆不下去。她知道今生无法与仲卿活着团圆, 就向仲卿提出一同自杀的约誓, 坚决“举身赴清地”, 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作者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慧、坚贞, 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光辉的妇女形象。
诗篇以充满同情的笔触描绘了另一个正面形象焦仲卿。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坚强,对封建势力的认识也不如兰芝清楚,他是在现实教育下,由软弱到坚强,由认识模糊到认识清楚,逐步发展的。但他同样忠于爱情,具有为争取婚姻自主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好品质。
作为刘、焦对立面的焦母、刘兄,作者虽然笔墨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鲜明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兰芝、仲卿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极端专横暴戾,刘兄贪财慕势,庸俗丑恶。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全诗以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刘兰芝的对话,极其生动传神。诗是从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自己的痛苦开始的。开始四个排比句,会“织素”、“裁衣”、“会弹箜篌”,会“诵诗书”,备述自己知书识礼,才艺俱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上工早,收工迟,活干得又快又好,是个勤劳手巧的人。但婆婆不喜欢她,故意嫌她慢。兰芝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语破的,指明问题的实质。她主动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兰芝嫁过来二三年里,受的委屈太多,心里积压的郁愤再也压抑不住了,说明兰芝有着摆脱压迫的愿望。短短一席话里,兰芝的勤劳、聪明、勇敢、敢于反抗的性格就初步勾出来了。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上堂辞别焦母,临难不乱,处险不惊,性格坚强。面对“怒不止”的婆婆,她缓缓陈词,说自己生长之间,没有良好的“教训”,浪费了婆婆的钱财,不能满足婆婆的使唤,每句话是“自责”,却每句话都是抗议,是绵里带针,外柔内刚。在封建礼教象磨盘一样压在妇女头上的社会里,兰芝敢于说出这番话,这是如何的胆量阿!在婆婆面前一滴眼泪都没掉,而同小姑告别时,却“泪落连珠子”,面对小姑娘,兰芝却充满了关心和友爱,叮咛她好好服侍老人,“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兰芝那颗温柔、善良、关心他人的心真跃然纸上了。兰芝性格中的刚与柔在辞母别姑的语言中表现得突出。
回到娘家,阿兄逼嫁,把刘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摆在兰芝面前有两条路,要么背盟负约而屈从哥哥,要么坚决不从而一语回断。读者从刘兰芝口中却听到“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的慨然回答,乍看选择了前一条路, 允婚了, 其实她这一答, 是稳定局面的办法,是欲擒故纵的手段, 是争取再会仲卿的措施, 也是死老已决的表现,如不允婚, 就会被其兄纠缠不清, 说不定还会锁起来, 后面的殉情反而难了。这正表现了刘兰芝的聪慧机智和对爱情的坚贞。
在和焦仲卿诀别时,她毅然提出“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并终于在太守家隆重豪华地迎聚时,“举身赴清池”,实现了她的诺言,不惜以死和封建礼教、封建势力抗争,在反抗封建礼教上是多么地坚决!
焦仲卿的语言也很精彩。当母亲要遣回兰芝时,他乞求不要驱赶,他从两方面申述理由:从自己方面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能找到兰芝这么好的妻子已是十分幸运了, 从兰芝方面说, “女行无偏邪”, 即兰芝说话, 办事没有触犯礼法的地方。总之, 他希望母亲不要遣归兰芝。这是替妻子求情,为兰芝辨白。从这些诚挚的话里, 说明仲卿了解妻子, 在婆媳矛盾中,他同情妻子,站在妻子一边。他甚至表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的态度鲜明而坚决。但仲卿的性格没有兰芝刚强,当母亲捶床大怒时,他便“默无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残忍性认识不足, 对母亲抱有幻想, 总以为母亲会回心转意的。他对兰芝说“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封建势力的压迫固然会使软弱者毁灭,但也可以使软弱的人坚强起来, 焦仲卿在刘兰芝的影响下, 在现实的教育下逐步坚强起来。在殉情之前, 他对母亲表示“儿今日冥冥”说他的生命已象下山的太阳那样存留不久了。他是有意作出自杀的打算的。强调让母亲不要“怨鬼神”, 也就是说, 他的自杀不是鬼使神差的, 而是人逼的。从“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两句来看, 仲卿似乎已认识到他与兰芝的悲剧, 并不是个别人造成的, 而是“寒风”,“严霜”这样一种冷酷的势力。最终象兰芝一样,实践了“黄泉下相见”的誓言,以死向封建家专制、封建礼教表示了强烈的反抗。
焦母的语言个性化也很突出。一会儿专横,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一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