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环境 长在大山 移到城里 外形形象 四季如常,青葱本色 ② 内在特点 ① ③ 作者情感 喜欢、赞美 ④ 14.文章写兰花,为何提到油菜花、洋槐花、茉莉花、桂花、栀子花等其他的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幽兰是一种植物,而作者却用第三人称“她”来行文,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全文,说说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1题。(15分)
娘从乡下来
万吉星
①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②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陌生城市的孤单与苦闷。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走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孩子早就接走了。”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
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③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 ④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每天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房间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渐渐地,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过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只见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小区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⑤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她每次要站起来时,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们往往能听见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⑥在我的印象中,娘的手是天底下最灵巧的手:缝得一手好衣服,做得一手好菜,拿得起细小的绣花针,做得了粗重的农活。我读初中时,为了偿还家里翻建老屋时欠下的债,娘就趁冬天农闲时做瓦补贴家用。这是极重的苦力活,关键是在寒冷的冬天,做这活儿对手的伤害特别大。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娘便每天清晨五点刚过就起床做瓦,有时做得晚,天太黑,就用家里的马灯照着。冬天天气冷,早上泥水盆里会结一层冰,娘便把冰敲开继续做。许多年以后,我依然可以想象得到在零度的环境中,赤手捧起泥片就着冰水做瓦的那种刺入骨髓的冷。每到冬天,娘粗糙的手便会裂开一道道往外渗着血珠的口子,抹上凡士林,除了让手变黑以外,并不起多大作用,于是娘的十个手指头上便缠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胶布。有时我们不小心碰到那些渗血的口子,娘的手便会猛地颤抖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刻骨铭心的痛啊!
⑦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与妻商量后,我决定送她回农村老家。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看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娘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很轻闲,自己带得过来。”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我再来帮你们带。”
⑧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
17.阅读文章第④~⑥段,概括各段落的主要内容。(2分)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我”第一次握着娘那粗糙的双手,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第③段横线处将“我”所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的“我”和“母亲”,你更喜欢哪一位?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2.
2017年9月8日,翘首以盼的外交部江西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这是外交部举办的第十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这次全球推介活动的主题是,‘开放的中国:美丽江西秀天下’。这个主题的关键词‘秀’,与英文单词‘show’同音,目的是向世界展示美丽江西,让美丽江西更好地走向世界。”省委书记鹿心社在致辞中开门见山地向国际友人们阐述了活动的意义所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请你从下列江西名片中任选其一,写一段介绍江西的文字。要求:150字左右,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内容比较完整。 “江南第一名楼”——滕王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七仙女传说”的发源地——仙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瓷都”——景德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乌云、雾霾、雨雪、冰雹……但是它们都是遮不住太阳的。其实只要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它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的存在。
请以《阳光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期末检测卷A
1.A
(B.qǐ—qí;C.辟—僻;D.zhì—chì,意—臆) 2.B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句中的“笑容”句意重复) 3.D
(A.缺主语,删掉“通过”或“让”;B.缺宾语,句末加“的情景”;C.搭配不当,去掉“的石油输出量”) 4.A 5.D
(A.反问;B.比喻;C.引用) 6.C
(“暮、稀”可看出作者凄清的心情,“孤、独”可看出作者孤寂的心情) 7.B
(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日暮时分——夜色渐浓——明月初上——夜阑人静) 8.A 9.
(1)等到,到了 (2)相同,类似 (3)明白,醒悟 10.
(1)(陆九渊)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他的父亲只是笑着并不回答。
(2)(陆九渊)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