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板书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二、师生共同探讨动画片的相关知识 (一)分析动画片的类型: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边看边发言。 (教师逐个图片点击播放,学生抢答。) 2.欣赏不同类型的动画片片段:
出示问题:仔细观察、思考,这几个小片段中的人物形象和周围环境的制作方法、制作材料,各有什么不同?播放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边欣赏边分析。 3.学生总结交流画片的类型: 4.学生小组活动:
欣赏课本上的动画形象并交流自己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动画片。 (二)分析动画片的艺术特色:(以学生活动为主)
1.演一演: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模仿一些动画形象的动作和表情。 2.分一分:区分多媒体上出现的不同动画形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3.比一比:利用课件,展示真实事物与其动画形象,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现实中的动物形象与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有什么不同?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动画片艺术特色。 (三)分析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1.教师展示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图片,简单分析讲解。 2.教师简介翻看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动画片的拍摄原理。 (四)鼓励学生尝试勾画自己心目中的动画形象。 (五)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勾画的动画形象。 三、小结与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动画形象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美丽的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画图程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图画作品丰富内涵的理解的体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大自然、周围环境和人们之间有些密切的关系,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后果,初步了解美好家园应该是怎样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你觉得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 2、同学们,你向往一个清洁、宁静、舒适的美好家园吗?让我们自己来设想心目中的“美好家园”吧!
二、讨论交流心目中的“美好的家园”。
1、你心目中的美好家园应该要有哪些条件呢?请大家参照书上的提示,讨论讨论吧! (1)四人小组讨论,组长整理记录大家的意见。
(2)全班交流讨论:(水、空气、风景、食物、生活用品……)
2、读诗《心中的家园》:有以为同学们用诗把他梦想的家园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画画“心中的家园”。 1、全班同学讨论评奖条件: (1)符合“美好家园”的要求; (2)画面漂亮; (3)设计有创意;
2、同桌合作,绘制“心中的家园” 3、介绍自己的作品
(1)准备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可以写到纸上,时间控制在2—3分钟; (2)介绍时面向全体同学,可以边看材料边介绍;
(3)介绍完,向全班同学致谢。 4、展示并评奖
将同学的作品一一展示,由全班同学根据评奖要求,投票评出各奖项。
《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2、使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向艺术创造与艺术表现能力的更高层次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现代生活中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学科综合学习的思考。 难点:对现代艺术(建筑、工艺设计)形式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师生:图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上一节课古代灯具与本课现代灯具。 老师提问:有何启示? 学生谈感受。
2、欣赏书本雕塑与国画,问其奥妙之处(学生思考)。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提出问题讨论,引导欣赏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作品,感受现代艺术与科技交融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
2、赏探析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现代生活中最具有现代意味和气派的作品。认识材料的多样性及其带来的材质美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扩大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敏锐地感受现代生活与现代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思考现代作品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2)、现代作品:(1)简洁、明快、单纯。 (2)富有艺术魅力,科技含量高
3、分组讨论交流,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欣赏评述的方法,进行书面作业练习。 四、总结
1、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始终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2、认识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总体风格,形式的不同区别及其特点。 3、新技术、新材料和出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4、观念的变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了艺术的创作。 五、课后延伸
可考查当地资源,进行古今作品的欣赏对比研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熟悉掌握上节课运用的“欣赏—评述”技能。
(进一步巩固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唯一的美感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