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 理综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16:40: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 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第 I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B.所有的酶、激素、抗体、神经递质都在核糖体合成 C.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选材及理由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可选择大肠杆菌,因其为原核生物,没有其他膜结构 B.研究伴性遗传实验可选择豌豆,因其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可选择乳酸菌,因其为兼性厌氧菌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可选择紫色洋葱外表皮,因其有色素易于观察

3.右图为人体细胞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②和③化学组成不完全相同 B.①为RNA聚合酶,转运其基本单位的分子上含有反密码子 C.侵入体内的HIV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 也存在该过程

D.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是相同的, 均为核糖

4.线粒体替换技术也被称为胞质转移技术,即通过健康的母体捐赠卵子与有缺陷线粒体 的女性的核遗传物质进行结合后,进行体外受精。该技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通过母亲传递给后代

B.线粒体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器,一般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 C.线粒体中的DNA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D.线粒体DNA缺陷可能导致出现某些人类遗传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

5.植物激素可显著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据此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使果实提前上市 B.利用高浓度NAA可促进优良品种果树扦插枝条生根 C.赤霉素可促进芦苇细胞伸长,进而使芦苇纤维的长度增加

D.脱落酸可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进而提升植物抵抗低温干旱的能力

6.箭毒蛙有着鲜艳的体色,同时背部所分泌的毒液含某种生物碱,可以有效保护自己。 在繁殖后代时,新生的蝌蚪每个占据独立的水坑,由于其为肉食性动物,雌蛙会用未 受精的卵喂食蝌蚪,据调查,未受精卵中也含有大量生物碱,根据相关信息,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若将新生的蝌蚪多个置于相同水坑,则它们之间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B.该种保护机制和生活习性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箭毒蛙有鲜艳的体色用以警示其他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D.箭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不可能是初级消费者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 M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过氧化钠与CO2 、H2O反应生成O2 A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 C MnO2用作碱性锌锰电池的活性物质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D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8.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分子式为CnH2n的烃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一定为2NA B.1mol 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为22.4L

C.1mol 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0.1mol H2S分子中含氢离子数目为0.2 NA

9.可逆反应NO2(g)+ CO(g)

CO2(g)+ NO(g) 反应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O2与1molCO混合经充分反应放热234 kJ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 理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41lm39mck4oweh0q68m0sr9z0p01l00o0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