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8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RNA的化学组成相似,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都是葡萄糖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D. 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糖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详解】A、DNA和RNA都属于核酸,都能携带遗传信息,DNA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A、T、C、G)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RNA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A、U、C、G)和一分子核糖组成,两者化学组成相似,A正确;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其单体都是葡萄糖,葡萄糖长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形成不同大分子,B正确;
C、蛋白质功能多样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多样,空间结构被破坏后,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C正确;
D、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质,都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D。
2.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 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 C.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 素食者主要从摄入的纤维素中获得能量 【答案】D
- 1 -
【分析】
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详解】A、糖类单糖中的葡萄糖在动植物体内都含有,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
B、脂肪有储能、保温和缓冲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B正确; C、维生素D属于固醇,是一种脂溶维生素,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 D、纤维素属于结构性多糖,不能给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素食者也是由葡萄糖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原核细胞不能 B. 真核细胞的RNA能与蛋白质结合,原核细胞不能 C. 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不能 D. 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不能 【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在结构上两种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结构,两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详解】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在复制和转录时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结合,这两种酶本质为蛋白质,A错误;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和rRNA组成,在基因的翻译过程中RNA与核糖体结合,故RNA可以与蛋白质结合,B错误;
C、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但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的酶类也可以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的是二分裂没有有丝分裂,D正确。 故选D。
- 2 -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 病毒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物都将被排出细胞 C. 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D. 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及脂质的合成有关 【答案】B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发生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间,靠囊泡运输,囊泡可以与细胞结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正确;
B、病毒被溶酶体分解后,产物一部分被排细胞出细胞,还有一部分保留在细胞中供细胞利用,B错误;
C、高尔基体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排出细胞外,C正确;
D、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光滑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光滑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有较大的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 B. 都含有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 都能合成ATP,为物质进出细胞提供能量 D. 都能产生[H],作为化学反应的还原剂 【答案】C
- 3 -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线粒体是细胞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线粒体内膜褶皱成嵴、叶绿体中有类囊体堆叠成的基粒都增大了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细胞器,都含有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 C、线粒体能合成ATP,为物质进出细胞提供能量,叶绿体光反应产生ATP用于暗反应,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C错误;
D、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成产生[H]即还原性辅酶Ⅰ,叶绿体光反应产生[H]即还原性辅酶Ⅱ,都作为化学反应的还原剂,D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斐林试剂检测苹果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则说明样液中含有葡萄糖 B. 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若出现蓝色则说明产物中有CO2 C. 用健那绿染液处理人口腔上皮细胞,细胞中呈现蓝绿色的结构为线粒体 D. 用吡罗红染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呈现红色的结构为细胞质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课本经典实验中有关颜色反应变化,对课本的熟悉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类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若检测苹果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则说明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类,A错误;
B、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若出现黄色则说明产物中有CO2,B错误; C、健那绿染液是染活细胞的一种染料,能把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正确; D、吡罗红染液是染RNA的染料,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细胞中出现红色的结构是RNA,D错误。 故选C。
- 4 -
【点睛】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较高浓度CO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7.下列关于实验中酒精的应用及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酒精洗去浮色 B. 用碘液检测绿叶光合产物前可用酒精脱色 C. 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可用酒精固定细胞 D. 用酸性重铬酸钾可检测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实验中酒精的应用及检测,掌握课本内容及实验的方法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脂肪鉴定实验中制作装片观察时用苏丹Ⅲ或苏丹Ⅳ进行染色,染色后用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
B、用碘液检测绿叶光合产物淀粉,会变蓝,叶片本身的颜色是绿色对实验有干扰,需要在检测前前可用酒精为叶片脱色,B正确;
C、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细胞是活细胞,用健那绿染色,不用酒精固定细胞,固定后细胞会死亡,C错误;
D、用酸性重铬酸钾可检测细胞呼吸无氧呼吸产物是否产生酒精,D正确。 故选C。
【点睛】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等。
8.下列有关组成人体的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人长期缺钠,则其水盐平衡会失调
- 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