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场地周围多为农田,附近为一座水库,无工矿企业和其它共公设施涉足污染,鳅池清塘消毒所使用的药物均为无毒或低毒草药物,毒性残留期短,向外排水对周围环境、河流、地下水和附近居民均不致造成污染。
2对策和措施
项目建设完成后的300亩泥鳅养殖池,全场地势错落有致,鳅池新建的土方均作为池埂和防洪堤坝加固,无虑水土流失。设计利用池埂,场部周围,场区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对良种场气候调节和水土保养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环保部门意见
依据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和国家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对养殖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240.1万元,分别为:
1.新建泥鳅培育池300亩;包括人工繁育面积50亩,商品鳅饲养面积240亩, 其他水域10亩
1.1鱼池建设:要求对场鱼苗培育池和亲本培育池进行池埂加固,提高水体负载能力。计划建设鱼池面积300亩,每亩整治土方150立方米,合计土方45000方。按每方土工价7元计算,需投资31.5万元。
其中:亲本培育池4口,苗种培育池20口,建设规格80*40*1.5米,单池
面积4.8亩,梗面宽4米,单池水面3.36亩,建设鱼池共10口,总面积48亩,建设紧随沉淀池10亩,商品泥鳅池建设面积240亩。
1.2鱼池进排水系统建设:鱼池进水采用管道,涵管直径350MM,长约900米,投资4.5万元。
新挖排水沟1100米,底宽2米,深2米土方量4400方,投资3.1万元。 鱼池投资小计39.1万元
1.3新建6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单层砖混机构、钢屋架,1.产卵池5套,投资6万元,2.苗鱼孵化环道4个,3.塑料大棚600平方米,4.水泥地坪600平方米;5.进排水管道;6其他鱼池;7.篷布、遮阳网等供需投资35.5万元,折算每平方米造价590元。
2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2.1.电力:供电设施及线路引进及使用,投资10万元, 2.1.1采购应急发电机一台,投资10万元 2.2.购置投饵机20台 每台0.5万元共10万元; 2.3.购置增氧机20台,每台0.7万元共14万元 2.4.绿化:栽植树木,投资5万元
2.5.生产路:为方便渔需物资与水产品运输,新建生产道路500米,水泥路面硬化,宽3米。投资13.5万元
2.6.试验仪器及生产设备,供需投资6万元; 2.7.购活鱼车2辆,投资35万元 2.8.全套机械修理设备,投资7万元
3.新建办公及管理用房一幢,面积900平方米。按建筑成本500元/平方米,
共需投资45万元。
3.1办公设备采购及电话(宽带接入)等其他,投资10万元 二、项目流动资金投资260万元,分别为:
1.亲本选育:引进选育亲本3900公斤,培育费用约5万元,投资约30万 2.人工工资、福利、社保及其他开支, 投资约50万元 3.水电费用,投资额20万元 4.饲料及药品,投资130万元 5.流动资金及其它 投资30万元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项目投资500万元, 由义乌市刚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全额出资。
第十章 效益分析
一、财务分析 1、财务评价依据
1.1、该项目实施后,主要以生产泥鳅成鱼为主。计算生产成本及效益时,以目前市场平均价30元/公斤计算。
1.2、本项目计算期为10年。 2、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
本项目稳定生产后,产品年销售收入为575万元。 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3.1、本项目生产时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义乌市刚强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近几年来进行试验、生产时所取得的数据。
3.2、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该项目中的泥鳅饵料价格为:3500元/吨。 3.3、项目总成本估算:该项目总成本包括外购饲料、鱼种、燃料(水、电)及药物、人工工资、修理费(2%)、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资金占用费等项内容之和。
3.4、项目经营成本为饲料、鱼种、燃料及药物、人工工资、修理费等。 3.5、项目年成本330万元。 4、财务效益分析
项目年净利245万元,投资回收期2.04年。 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填补了珲春市泥鳅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的空白,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苗种;二是带动珲春市及周边市区发展泥鳅养殖,为泥鳅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一条新路,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找到新的增长点;三是丰富城乡“菜篮子”,满足人们对泥鳅消费需求。
三、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采用生态养殖方法,使其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用生物学和生态的方法处理,使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对环境有保护作用,其次由于本项目推广人工繁育泥鳅苗种进行商品鳅的养殖,从而大大降低对天然鳅种的捕捞强度,对保护和增殖自然泥鳅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