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1:4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据此答题.

【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B错误;

C、效应T细胞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C错误;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导致效应T细胞增多,则可使该病病情加重,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从题中获取信息,能理解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识记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识记胰岛素的化学本质,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难度不大.

16.如图甲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乙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静息电位与①途径离子运输有关.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①④途径属于自由扩散,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

B.图甲中b区域电位形成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图乙④途径的离子运输所致

C.图甲中b区域电位恢复是通过图乙①②③途径的离子运输完成 D.图乙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图乙中,④表示Na+内流,①表示K+外流,①④途径属于协助扩散,②③途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

B、图甲中b区域为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图乙④途径的Na+内流所致,B正确;

C、图甲中b区域电位恢复是通过图乙①K+外流途径的离子运输完成,C错误;

D、图乙④途径的发生可能是由电信号引起,也可能是由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引起,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三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丙过程合成物质的单体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2种RNA参与

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别为2、3、2

C.在造血干细胞中甲、乙、丙过程均可发生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在每个起点均可起始多次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甲是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的复制过程,多个起点,双向复制,而且是边解旋边复制;

图乙:该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物质,该单链物质是RNA,为转录过程;

图丙是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运输工具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为翻译过程.

【解答】解:A、丙过程合成物质是多肽,其单体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约20种,该过程需要3种RNA(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参与,A错误;

B、甲、乙、丙过程中形成的核苷酸对种类别为2、4、2,B错误; C、在造血干细胞中甲、乙、丙过程均可发生,C正确;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DNA复制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能起始1次,乙转录过程在每个起点可起始多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中心法则的图解为载体,考查动植物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8.根据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 B.甲乙丙细胞内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3对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aBD D.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解答】解:A、由于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所以该种动物的卵巢中,可同时发生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A错误;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甲乙细胞内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但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观察丙中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C错误;

D、由于甲细胞内含AA基因,所以在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即A基因突变为a,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9.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

B.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

3

H的DNA占总DNA的50%

C.S期可发生基因突变,M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D.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分裂间期的变化 时期 G1期

主要时间 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RNA和其他分子;细胞器可能复制;准备物质、能量和酶 S期 G2期 DNA分子进行自我复制;动物细胞进行新的中心粒装配 与G1期相似,但产生分子数量少;合成有丝分裂的引发物质 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G1期和G2期,A错误;

B、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细胞中的DNA分子复制了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均含

3

H,B错误;

C、S期可发生基因突变,但是M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

D、由于DNA合成在G2期之前的S期,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DNA分子复制,要求考生识记

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43uc555ju7f2vc1v0ey6gjog0oh070068u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