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班交流展示。
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佳作,由小作者上台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教师总结: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先仔细观察,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再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最后撰写习作,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修改、同学互改、全班交流展示,完成本次习作的修改,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习作:漫画的启示 描述画面 抓住细节 揭示寓意 点面结合 联系实际 发表观点
?教学反思
1.漫画引入,激情引趣。
选择学生喜爱的漫画入手,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在学生欣赏漫画时,巧妙提示关键点,让学生能大致明白每幅漫画的主题。再以其中一幅漫画为例,告知品味漫画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分析漫画,讨论交流。
先让学生观察、叙述画面内容;再引导他们透过画面展开联想,丰富画面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透过画面看到画外,升华画面内容。学生通过对漫画进行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讨论后,便能够说出自己所认识到的东西了,这也就是作文中要写的内容。这样剥笋式的交流互动,既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又可以丰富每个同学的语言和思维,初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明确要求,试写初稿。
在对漫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让学生细读习作要求,明确写法,进一步攻克重点。为了让学生习作起来更顺利,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后,可以引导学生自拟题目,进一步确定习作中心。一切准备就绪,便可安排学生动笔习作。习作过程中,老师巡回观察,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扫清一切障碍,学生便会文如泉涌。
习作:漫画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懂漫画,理解漫画的寓意,并写成作文。 过程与方法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理解漫画中蕴含的寓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
2.能通过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描绘空间外的情景,并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漫画画面之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图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画面,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因此,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还要用心“看”。
3.试着让学生简单理解前面出示的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二、文题展示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你能读懂教材116页中的两幅漫画吗?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从教材中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则需要我们把漫画的内容介绍清楚。写作时,要围绕漫画或其内容,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可以直接以《一幅漫画》为题;可以在“漫画”前加上一个修饰词,有个题眼则更好,如《一幅发人深思的漫画》;还可以结合漫画的内容,用“……的启示”或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好。
2.观察思考。仔细观察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注重对细节的观察。再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
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展开联想,拓展画面,思考漫画的含义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3.谋篇布局。本次作文遵循“内容→启示”式的基本写作思路,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通过具体的事件说明道理。突出感受,给读者以启发、教育或生活的思考与引导。
4.写作手法。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写清楚漫画内容的同时,也要写出漫画的启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范文评析
一幅漫画的启示
今天,我看了一幅名为《假文盲》的漫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图画,却使我的心情感到很沉重。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一位手抱孩子的母亲站在立着一块“母子上车处”的牌子的通道旁。众所周知,“母子上车处”这一快捷通道是专门为抱小孩的乘客所设立的。可漫画中,站在通道处的却是几个高大健壮的男士。他们衣着体面,双手插在衣服口袋里,把窄小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仿佛不认识牌子上的字,对旁边抱小孩的母亲不闻不问,不管不顾。那位抱孩子的母亲用无助的眼神望着这几个“文盲”叔叔,而他们不但不理会,甚至还闭上了眼睛。红色牌子上“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大字显得格外刺眼。
漫画中占用“母子上车处”的人难道是真的文盲吗?不是的,他们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假装不认识牌子上的字的假文盲。这样获得的“方便”难道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吗?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知识学问上的文盲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可是道德品质上的“文盲”呢?数不胜数。
这虽然只是一幅漫画,却活生生地揭露了生活中的一些丑陋的不文明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大多数人都是文明的,可这种假文盲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如在图书馆里,明明写着“不准大声说话”,可又有多少人在嬉戏打闹呢?又如公共汽车上,都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可又有多少人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地坐在上面呢?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但是,这幅漫画却揭示出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缺少一颗这样美好的心灵,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会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奉献是一种超越情感的升华,它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只有懂得了奉献,才不会成为华君武先生笔下的假文盲。
总评:以小见大,从漫画中的不文明现象联想到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再借屠格涅夫的名言升华主题,指出“我们应该学会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