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雨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mái)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股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队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
街上烟雨蒙蒙,我看到行人打着伞,湿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房檐上响着单调的滴水声。
我一直紧绷的身子开始舒展了。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sū xǐng( )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沙石和泥土的面容。
蔫黄的竹林,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林木,无论是干和枝,全被雨水濡湿了。它们好像刚刚睁开眼睛,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
流水潺潺,鸟雀欢唱,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着,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zī rùn( )到的透雨哩!
冰消雪解,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嫩枝慢慢zhàn fàng( )出了幼芽。穿过树梢,我yáo wàng( )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
入夜,我独自享受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 阅读练习
1、 读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 作者描写了暖雨中的哪几个场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作者对暖雨细腻的心理感受。(注意尽量选用文中原词) ( )——( )——( )——( ) 5、 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叫“暖雨”?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我出神地望着,眼睛蒙眬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阅读练习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和——( ) 坚实——( ) 消失——( ) 2、 用“ ”画出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后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3、 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 “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打钩” ⑴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 ) ⑵“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 ) ⑶“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 )
山乡秋色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果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了。我每天来回于田野和山脚之间。
时值深秋,田野上,山坡上秋意浓浓。阵阵秋风,夹杂着野果芳香,使人心旷神怡。早晨,我踏在软绵绵的田间小道上,露水湿润了稻穗,也湿润了我的鞋,看着这些黄澄澄的稻穗,一种丰收在望的快感涌上我的心头。
俗话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话不假,你如果留意看的话,不难发现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满着金黄的豆粒、长长的番薯藤??
山上秋色更浓。我穿过田间小路,信步来到山坡上,只见一排排果树上,挂满了小灯笼般的果子。沿着洒满枯叶的山道,我穿过了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野果子树。一些野果子成熟了( )有红玛瑙似的果( )有豌豆般大小的树红头( )有紫红色的山葡萄( )叫人见了馋涎欲滴( )最惹人喜爱的算是金莲子了,你看它金黄色的身子衬托在绿叶中,柄上和全身都长着细细的小刺,叫人既害怕又喜爱。如你摘一粒,去掉小刺,放到嘴里一尝,酸甜可口,回味无穷,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果子,也交相辉映,为秋天增辉添色。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耀眼的鲜花,但它却有成熟的果实。我喜欢鲜花遍地的春天,但我更喜爱瓜果飘香的秋色。
阅读练习
1、 根据要求写词语。
⑴秋风习习(描写秋天的词语) ⑵翩翩起舞(AABC式) 2、 给文中括号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3、 填空。
.
⑴因为“我”来往于田野与山脚之间,所以本文主要从 、 、 三个方面描写家乡秋天的景色,重点写的是 的秋色。 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⑶文章是按 顺序描写景色的。
⑷“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分别 、 、 。 4、 文中第5自然段,人们为什么既害怕又喜欢金莲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