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3、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4、我国加入WTO的利弊: ①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②弊:经济风险显著增加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要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基本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
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7、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典型例题]
1、(辨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指GDP增长
答: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②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不单单是经济增长。
③经济增长,不仅仅是量的增长,还表现在经济的质和效益的提高上。 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⑤故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2、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机遇面前西部人需要树立“国家政策引导,开发市场运作”这样的机遇观。西部开发必须靠国家投入,但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运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知识分析说明
答:①“政策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国家宏观调;“市场运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②第一,市场具有灵敏高效的特点。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商品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第二,市场不是万能和完美无缺的,具有固有的弊端。因此,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西城政治模拟已贴膜 新人教版选修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8页,第Ⅱ
卷9至14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书上,在试卷七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 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渎图1, 并结合材料回
答1、2题。
l_亚冬会召开期间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2.哈萨克斯坦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读图2,回答3、4题.
3.若图中甲地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地可能位于 A.大洋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北美洲
4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地所在区域 A.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 B.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 C.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 D.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 xx年,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3米)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
察站——昆仑站。图3为南极地区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南极地区水循环
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 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
C.①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 D.⑤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6.在昆仑站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①低温 ②缺氧 ③紫外线照射强⑥可施工时间短 ④冰层厚度大 ⑤物资补给困难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图4为某时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图,据图,回答7、8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