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我竭尽全力想使他说没有。他那张宽阔的教士般虔诚的脸上展露出愉快的笑容,他用肯定的语
气对我说,他们有又大、又好、又嫩的芦笋,简直是罕见的珍品。
32. “我一点也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不过如果你执意要请我吃,我也不反对吃点芦笋。” 33. 我便点了这道菜。 34. “你不吃点吗?” 35. “不,我从不吃芦笋。”
36. “我知道有人不喜欢芦笋。事实是,你吃肉太多,伤了胃口。”
37. 我们等着芦笋烹制好送上来。我突然惊恐起来。现在的问题已不是我还能剩下几个钱来维持这
个月的生计了,而是我的钱够不够付账。要是我差十法郎,不得不向客人借的话,那就太难堪了。我可做不出那样的事来。身边到底有多少钱,我心里有底,倘若账单超过了这个数字,我就决心这么办:伸手往口袋里一摸,随即故意惊叫一声,跳起来说钱给小偷扒了。当然,如果她的钱也不够付账的话,那就尴尬了。那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我的手表留下,言明以后再来付。
38. 芦笋端上来了。又大汁又多,令人垂涎不止。我一面看着这个邪恶的女人大口大口地将芦笋往
肚里塞,一面彬彬有礼地谈论着巴尔干半岛戏剧界的现状。她终于吃完了。 39. “喝点咖啡?”我说。
40. “好,就来一客冰淇淋和咖啡吧,”她回答说。
41. 到这时,我什么也不在乎了,为自己叫了咖啡,为她叫了一客冰淇淋和咖啡。
42. “你知道,我坚信一点,”她边吃冰淇淋边说道。“当一个人吃完一顿饭站起来时,他应该感
到还没有吃得十分饱。”
43. “你还饿吗?”我有气无力地问道。
44. “噢,不,我不饿。你知道,我不吃午餐。我早晨一杯咖啡,然后到晚上用餐,但我午餐向来
最多只吃一道菜。适才我这样说是为了你啊。” 45. “哦,我明白啦!”
46. 接着,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当我们在等咖啡的时候,那个领班侍者,带着满脸奉承的笑容,
拎来满满一大篮子特大的桃子,红得酷似天真少女的脸蛋,其色调之瑰丽犹如一幅意大利风景画。当时桃子肯定还没有到上市季节,只有上帝晓得买它们得花多少价钱。不过很快我也晓得了,因为我的客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心不在焉地拿了一只。
47. “你看,你已经塞了一肚子肉,”——她是指我那可怜的一小块羊排——“不能再吃什么了。
而我只不过来了点小吃,我还可以再品尝一只桃子。”
48. 账单来了。付过账后,我发现剩下的钱连付点像样的小费都不够了。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
三个法郎上停了一会儿,我知道她会觉得我是个吝啬鬼。可是等走出餐厅,我面临着的将是整整一个月的开销要支付,而口袋里却分文俱无。
49. “你学学我,”她边握手边说道,“午餐顶多只吃一道菜。” 50. “我会做得更好,”我回敬道,“我今晚什么也不吃了。”
51. “幽默家!”她得意洋洋地大声说着,跳上了一辆马车。“你是个十足的幽默家!”
52. 但是我终于报了仇。我自认不是一个爱报复的人,但是竟连不朽的众神也被触怒而干预其事时,
我怀着心满意足的心情目睹这个结局,想必也是可以原谅的了。现今她的体重已达二十一英石(二百九十四磅)。 Unit 8
如果你能从中获得很多好处,你会选择住在地下吗?天气再也不会带来麻烦。全年恒温。人造光源使全世界的生活节奏保持一致。地面上自然世界的生态将大幅改善。虽然移居地下的前景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具吸引力,艾萨克·阿西摩夫却对此十分热衷。
新洞穴
艾萨克·阿西摩夫
1. 在冰河时代,人类当时面临较为寒冷的气温,常常在洞穴里安家。他们发现在洞里生活要比在
野外更舒适,更安全。
2. 我们现今仍然住在被称作房子的洞穴里,目的还是为了舒适和安全。事实上,没有人愿意露宿
在星空下的野地里。会不会有朝一日为了更加舒适和安全起见,我们把房屋建造在地下——建造在新的人造洞穴里呢?
3. 乍一想来,这一建议似乎并不可取。说起地下,我们会产生许许多多不愉快的联想。在神话和
传说里,地下是魔鬼和亡灵的世界,它常常是人们死后遭受折磨的地方。(这可能因为尸体总是埋在地下的缘故,而火山爆发又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地下充满着火与毒气,如同地狱一般。)
4. 然而生活在地下也有其有利之处,设想将整座城市,乃至全人类搬入地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如果将地壳最表层一英里厚的地方筑满通道和建筑物,就像一个巨大的蚁冢,这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好处。
5. 首先,气候将变得无关紧要,因为它主要是大气层的一种现象。雨、雪、霰、雾将不会给地下
世界带来麻烦。甚至气温的变化也局限于露天地表,而在地下则不存在这种变化。不论白天黑夜,炎夏寒冬,地下世界的温度将保持平稳,近乎恒温。如今,当我们的地表环境太冷时,则需要取暖,而太暖时,又需降温,耗费大量的能量。若搬到地下生活,则统统可以省去。天气对人造的建筑物以及人类本身的损害将不复存在。地区性的交通问题也将大为简化。(当然,地震将依然是个危险。)
6. 其次,地方时间将无关紧要。地球表面昼夜分明,谁也无法避免,一处是早晨,另一处是中午,
再一处是黄昏,又一处是午夜。所以人类生活的节奏因地而异。在地下,没有外界生成的白天,而只有永恒的黑暗,人工照明形成白昼,这就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加以调整。
7. 整个世界都可以实行八小时轮班制,各地都可能做到同时上班,同时下班,至少公务活动和社
会活动可以如此。这对于一个自由流动的社会来说极为重要。乘飞机长途旅行将不会再引起“时差反应”。抵达大洋彼岸或另一片大陆的人会发现他们所到的那个社会与自己家乡一样都是按照同一时间运行的。
8. 第三,生态结构将会稳定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人类拖累了地球。这不仅仅是指众多的人口占
据了地球的空间,更多的是指人类为住家和安装机器构筑的房子,为交通运输、为休息、娱乐建造的各种设施。这一切致使荒野面目全非,剥夺了许多种动植物栖息、生长的天然场所——有时候,无意中还促进了诸如老鼠和蟑螂之类的某些生物的繁衍。
9. 如果人类的建筑物都搬到地下——请注意,要搬到穴居动物生活的地层以下——人类仍将占据
地球表面,种地、植林、造了望台和航空站等等,但占有的程度将大大减小。的确,可以想见随着地下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巧复杂,大部分食物将最终来自地下人工照明地区的水栽生物。地球表面有可能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公园和荒野,从而得以维持生态平衡稳定。
10. 第四,人们与自然界的距离将会缩短。退到地下,看起来似乎是远离了自然界,但果真如此吗?
现今,这么多人在城市的建筑物内工作,那里常常没有窗户,而靠人工调节一切。即便有窗户,你又能看到什么呢(如果你肯费心看一看的话)? 无非是太阳,天空,以及一直伸展到天边的建筑物——外加一点有限的绿色草木而已。搬到地下以后,与自然界隔绝的情况还会胜过于此吗? 11. 现在你想离开城市吗? 到真正的乡村去吗? 你必须旅行数英里,先得走过城市的街道,然后还得
走过郊区杂乱无章的建筑群。
12. 在地下世界文化中,乡村就在城市上面几百码远的地方——不管你在哪里都是这样。地表当然
必须得到保护,不允许过分频繁地、过分集中地、或过分随便地参观访问,但不管对向上的旅行作出多么认真的限制,新洞穴里的居民们将有可能比今天地面城市的居民在更为健康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并见到更多的青枝绿叶。
13. 尽管地下生活乍想起来多么的奇怪和不那么令人喜欢,它的好处可以举出好多——而我在这里
只不过是略说一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