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可编辑--
二、重点内容 ( 一)
完善预防接种管理体系建设
1. 完善机构管理责任体系。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归口统筹、点面
结合、横纵并行、强化协调”的原则,做好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工作。疾控主管部门负
责组织实施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储存、 运输、追溯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指导设立在疾控中心的接种单位日常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督促疾控机构落实技术指导职责。医政医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设立在县级以上医院的接种单位日常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基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设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接种单位日常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与应急处。妇幼康主管部门负责指导设立在妇幼保使院的接种单位日常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综合监督部门负贵预防接种工作的综合监督,督查督办违法案件。
2. 完善接种信息系统的全流程应用体系。依托全民健康倌息平台建设对预
防接种工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促进疫苗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程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规范疫苗全程管理,按照统一标准对现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疫首信怠系统的功能进行全面评佔和升级改造。对功能不完善、逻辑控制存在漏洞,存在系统性记录
----
---WORD格式--可编辑--
错误凤险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要及时进行升级或完善。各 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对接种人员要严格开展信息系统使 用岗前培训和考核。
3. 完善监管和监督体系。利用法律、行攻、经济等手段实施综监管。在
“双随机一公开”基础上,加大日常监吝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举报制度的作用,严格执行责任迫究。
监督管理指施、执法监督措施、监督检查措施并举,法律手 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同步举报制度、红白榜湖度、责任 追究制度齐上,责任落实到地方、到単位、到个人。国家对 重点省份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共他省份进行飞行检查,有 关情况通报全国
( ニ) 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1.
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
和运输管理规范》等法规规范要求全面
检查,重点检查接种环节“三査七对”的落实情。( 三: 检受 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 簿 ) 与儿童预
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 七对 : 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
种途径 ) 。同时,增加“一验证”环节即在接种疫苗前请接种者或监护人验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等。切实规范疫苗管理,建立疫苗效期预警制度,全面清查过期疫苗,对于过期疫苗单独存放,做好标识,及时上报并按规定销毁。疫
----
---WORD格式--可编辑--
苗出入库信息应当完整、准确记录,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 符。对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 要求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
; 整改达不到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疫苗
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其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2.
切实加强接种单位机构管理。对全国所有接种单位
开展全面整顿。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全而排查, 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对辖区接种单位进行普査,地市 级对辖区内一定比例的接种单位进行检查,省级开展随机抽
1 年检
查,要求省级对地市级 1 年检查 1 次,地市级对县级
査 2 次,县级对接种单位 1 季度检查 1 次。重点检查接种单位建设标准、人员配备、冷
链配置、服务操作、资料及信息
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全面整顿、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取消接种单位
资格。
( 二) 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各地要在开展排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
雷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1.
构建两个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疫苗储备和測配机制。国家和省级建立疫苗应
急储备概制,提商企业生产储春能
力,满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疫苗需求,各省份建立疫苗调度测配机制,调度辖区内疫苗供应,免地区间不平衛。二是建立检查和通报机制。国家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建立预防接种工作检查、飞行检查和结果通报机。
----
---WORD格式--可编辑--
2.
完善三项制度。不断完善疫苗综合监管制度、执法
监督制度和监督评价制度。
3. 实现四个统一。一是接种单位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
统一管理 ; 二是疫苗管理和药品管理的统一 ; 三是接种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待遇统一 ; 四是预防接种工作和诊疗工作绩效考核的统一。
4.
严格五项管理。严格疫苗的准入管理、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准入条件、
接种单位的信息化要求和接工作的综合评价。
5. 实现网格化管理。一是定格,将辖区按照乡镇、社区划分网格 ; 二是定人,
每个网格要明确攻府责任人、都门责任人和监督责任人 ; 三是定责,落突机构和人员的管理责任以及接种单位的实体责任。
6. 对接种单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通过对接种单位人员、房屋、冷链、信息
系统配置,工作制度落实,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差错事故、群众满意度等術况进行综合评价,将接种门诊实行分类管理。 2 年评佔一次,按照评估结果划分
等级,分别为ー、二、三级门诊 ( 合格、规范、示范门诊 ) 。三、工作要求
( 一)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接种单位规范化铲理,
2019
年内关停所有设立在疾控中心的接种单位。定期开展规范化 培训,每年不少于
1 次,通过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用
----
---WORD格式--可编辑--
3-5 年时间逐步为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接种门诊配备
1 名公共卫生医师。
( 二)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组织实施检查、
飞行检査工作中,发现问题必须依法依规采取行政处罚、行 政间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监管,并责令限期整改。对问 題整改不落实、 不到位的接种单位, 要提请有管辖权的党委、 政府对其主要负责人给子诚斂、
降职、撤职直至开除的处分,并在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年终考核、效 考核中增加预防接种的评分权重
( 三)
各地在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凤险防范意
识,对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橈理,仔细查找管 理中存在的漏洞,采取坚决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建立及时有 效的风险沟通机制完善凤险防范排施。要充分发挥好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カ,全方位开展预 防接种科普宣传。重点关注公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知度和 知晓率,加大主要体的科普宣传力度。
( 四) 各地要按照 《意见》 精神,协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对接种单位建设、人员培训、冷链系统 建设、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等所经费予以保障。将预防接 种工作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坡镇的核心指标,对政府进行考 核。
----
排查和
4.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