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狮子和鹿》教学设
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欣赏、抱怨”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梳理课文每一部分的内容,并整体感知。
3.通过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4.通过关键词,借助“板书”和“故事小贴士”看着画面讲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 2.学生读课文。 二、课题导入
1.引出“鹿”的板贴:刚才已经读过课文了,文章主要讲了哪一只小动物呢?(小鹿)很会读书!老师现在就把他请到黑板上来!
2.老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鹿”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来,拿起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点(写在竖中线上),横(微微向上),撇,横折,竖,
竖,横,(下面是个比字,注意笔顺)先写横,竖提,撇,竖弯钩
3.补充题目:故事中还写到了哪一种小动物?(狮子)老师把题目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来,咱们一起读读故事的题目——《狮子和鹿》。嗯,“狮”是翘舌音,都对准了,真好!
三、字词检查,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感觉自己读得怎么样?那好!我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抱怨 逼近 皱眉 配得上 匀称 不禁 撒开 挣脱 2.指名读,正音。
3.过渡:嗯,看来词语学得不错,现在咱们一起都进这个故事吧。
4.分段呈现第一、二段,教师声情并茂讲故事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了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5.谁能说说这两个自然段在讲些什么?
6.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梳理内容。 随机贴板书:池塘 喝起水来 影子
7.迁移:咱们接着往下看(出示第三自然段),请一个女生来读。同样的,谁也能像这样简单的来说说这一段的内容。
8.学生尝试运用关键词简单说内容、交流。板贴:角 美丽 欣赏
9.(出示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请一个男生来读。同样的,找找关键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板贴:腿 难看 抱怨。
10.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5—7自然段,然后也试着用文中的2个关键词来概括,并填入到下面的句子中去。
一只狮子在追鹿,鹿一开始 ,但是最后终于还是 。
11.学生交流,发现:差点儿送命 狮口逃生
12.引发思考:该贴在哪里?学生说理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找依据,既回顾内容,也培养说话有理有据的习惯。
13.学生借助关键词,连起来说说课文内容。 四、聚焦语言,深入品味
1.回顾寓言特点:同学们,读过课文,你一定会发现,寓言中的小动物会说话,特别有意思。咱们也来看看文中鹿说的话。
2.出示第一段: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了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自己倒映在水
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3.自读,想象画面:自己读一读,尤其是读读鹿说的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呢?
4.交流,师生合作读。
5.想象影子的样子:想象一样,鹿看到的影子会是怎么样的?才会让他这么惊讶。
6.引着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
7.过渡:你们这样想,其实鹿看到的影子也是这样的。出示第三段。你看,他不着急离开了,开始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8.思考: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鹿都欣赏了自己的什么呢?画画相关的句子。
9.交流。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什么叫“匀称”?出示三幅图片对比,直观感受。你觉得哪一幅的图片体现了匀称这个词语。
(2)小结,指名读:是啊,你看,非常均匀、对称,多一份嫌胖,少一分,嫌瘦,这就叫匀称。
(3)除了身段,鹿还在欣赏自己的什么呢?(角)关注珊瑚一次,看图片,齐读。
10.聚焦“多么”:诶,我发现你们把这两个词语读得特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