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辛庄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王红斌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2.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背景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4.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课文,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要求是读准字音,通顺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5.学生练读。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二)分组互动,自悟词意。
1.刚才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
2.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中大家都不懂的地方。
3.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么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同学们真是会学习。
4.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词义,老师根据这首词画了几幅连环画。请同学认真看,可能会对大家理解词有所帮助。(出示图并范读)
5.看了这几幅图,同学们可能理解了这儿其中的几个词语,可能有几个还不够理解,
6.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来证实一下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一下自己还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向后面的老师请教。
7.你又理解了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的?
8.词语都理解了,请同学们连起来说说整首词是什么意思。(说得非常通顺连贯,老师相信你能读得和说的一样好。)(太美了,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
5
龙辛庄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王红斌 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先展开想象,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等一会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其它同学补充,并随机板书。(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向往,我们就用连环画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吧!)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田园风光 静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富有童趣 动 清平乐 茅屋、小溪、青草 酒醉中老翁向老婆婆问好
大儿锄豆 宋代农村生活 中儿织笼 小儿剥莲蓬 教学反思:
6
龙辛庄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王红斌 课堂习题: 一、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通过 、 、 、 、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清平乐》中,“ ”是词牌名,词的作者是 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 、 、 、 等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词 人 的思想感情。 二、多音字:
宿:sù( ) xiù( )xiǔ( ) 剥:bō( ) baō( ) 三、形近字组词:
1.赖( ) 懒( ) 2.蓬( ) 篷( ) 3.锄( ) 助( ) 4.蔬( ) 疏( ) 四、解释黑体字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 ) 深,树头花落未( ) 成阴。 儿童急走( ) 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白发谁家翁( )媪 ( )
7
龙辛庄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王红斌 2天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 ),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 )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