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两个图分别说明 Variable Section(可变截面)和Constant Section(恒定截面)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使用Variable Section选项则表明在扫出过程中截面严格按照在草绘中的约束和尺寸来生成扫出过程的截面形状,所以截面形状是可变的,不变的是截面的约束和尺寸,下 例中草绘的截面是使用拉伸圆柱的边界而得到的圆,那么在扫出的过程中因为草绘平面的定位改变使用边界得到的就有可能是椭圆(因为“使用边界“这个约束维持 不变),所以就会得到如右下图的形状。而如果使用constant Section选项,那么扫出过程中系统就会维持原来的截面形状不改变(本例中是正圆)。如左下图所示。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如下图的可变扫出有两条轨迹,截面圆经过两条轨迹。
从下面的两个图中就可以很明显看到两个选项的不同之处。可以说constant Section选项的可变扫出已经不再是可变扫出了,它的截面形状在扫出过程中并不发生变化。
word文档可编辑
要灵活使用可变扫出,自然不可不理 解轨迹参数trajpar。轨迹参数实际就是扫出过程中当前位置对应的原始轨迹位置相对整个原始轨迹的比例值,其值为0到1之间,它也是可变扫出特征特有 的一个参数。在草绘截面时可以把这个参数作为已知参数来编写关系以控制截面的形状。如下图,假设pnt0在曲线中的位置比例为0.3,那么在可变扫出的过 程中在这点处的轨迹参数值就是0.3(或0.7)。假设我们在截面中添加的关系为sd3=trajpar*50,那么在这点sd3就是0.3*50=15
推而广之,那么在整个扫出过程中截面的sd3值就上从0到50发生线性变化,所以形状就类似下图所示:
word文档可编辑
利用这个参数和不同数学函数的组合就可以生成各种规则的变化。而很多花哨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变化的累加。 大小渐变:
尺寸实现从某个值渐变到另一个值(变大或变小),常用有两个关系(当然你用任何关系都可以),线性变化和正弦变化: 线性:sd#=V0+Vs*trajpar
正弦:sd#=V0+Vs*sin(trajpar*90)
其中: V0是初始值,Vs是变化幅度它决定变化的速度和终了值(V0+Vs),Vs为正值则增大,为负值则为减小。如果要实现先小再大最后再变小的峰状变化,你可以用 Sd#=V0+Vs*abs(trajpar-0.5)或sd#=V0+Vs*sin(trajpar*180)等,如下面两图所示
螺旋变化:
螺旋变化其实就是线性变化和圆周变化的累加。原始轨迹的自动变化就是线性变化,截面的变化只需加上角度的圆周变化就可以完成螺旋变化,一般的关系形式如下:
Sd#=trajpar*360*n
其中#是变化角度尺寸,trajpar是轨迹参数,n是需要的螺旋圈数。
word文档可编辑
扫出的结果如下,效果类似沿轨迹的的螺旋效果
周期变化
一般来说都是用正弦(sin)或余弦(cos)来实现截面的周期变化,基本的关系表现形式如下:
Sd#=Vs*sin(trajpr*360*n)+V0
其中V0是基准值,Vs是幅度值(变化幅度),n是周期数。如下图,原始轨迹为直线,截面为正圆,关系如下
这个关系表明在扫出的过程中圆的直径sd4的值以20为基准,10为幅度在扫出过程中作4个周期的变化。所以不难想象结果如下所示:最小的直径为10,最大的直径为30,总共发生四个周期的变化。
而如果把原始轨迹换成为圆周的,那么就实现了圆周和周期变化的叠加,得到结果如下:
word文档可编辑
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实现和螺旋以及其它任何形状的叠加。你会发现很多貌似复制的花哨形状其实是很简单的。 而在实际情况中,更多的是遇见的椭圆和圆之间的过度变化,这个时候你要善于应用椭圆和conic线,要注意的是长短轴相等的椭圆就是正圆,而rho值为 sqrt(2)-1的conic线就是正椭圆弧。而当轨迹相切的时候要实现形状的连接相切时要保证截面形状在端点处的导数连续。下面举例说明。如下图,我 们要实现长轴为40短轴为20的椭圆到直径20的圆柱间的顺接。或许很多人都能想到用轨迹参数来控制长轴的变化以使得在和圆柱的接合点处值变为20,为此 就会加入下面的关系
但是结果出来后你就会发现虽然在结合的地方形状是对了,但是却不能实现顺接,如下图所示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的截面的变化是线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把trajpar作为一个变量来看待,那么截面在连接点的导数值就为-10,而圆柱的导数则为0所以导数不连续不能实现相切
word文档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