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本科 学年第二学期 《财政学》试卷(B卷) 装 考试时间:90分钟 闭卷 任课老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A、财政基本需求率 2、( )国债的功能之一是 A、弥补财政赤字 A、1988年 B、扩大外贸规模 B、1989年 C、削减行政管理费 C、1990年 3、( )我国国库券流通转让的试点工作始于 4、( )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和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B、财政集中率 C、劳动生产率 ( )在封建社会末期所产生的财政范畴是 订 5、A、捐税 A、国家 B、国家预算 B、企业 C、公债 C、个人 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 C、M C、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C、举借新债 6、( )企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基金的支配主体是 7、( )财政是一个 A、经济范畴 A、C B、历史范畴 B、V 8、( )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9、( )财政分配包括 A、组织收入 B、安排支出 10、(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靠财政盈余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线 1、( )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有 A、财政补贴 A、财政拨款 B、公债 B、税收 C、国家预算 C、规费 D、捐税 E、社会保障 E、资产收益 2、( )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主要形式是 D、财政贷款 3、( )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有企业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E、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 4、( )国家预算法的主要类型有
A、权责法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D、国有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程序法 C、组织法 D、指导法 E、调整法
E、监督经济 E、偷税漏税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具有的职能是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A、税目
B、计税依据
C、经济稳定 D、调节经济 C、税源
D、纳税期限 C、不完全竞争
6、( )与课税对象关系密切的术语包括 7、( )市场失灵的表现是
A、公共产品
B、外部效应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与失衡
8、( )国家可以利用的支援农业生产发展的手段有
A、国家预算的支农资金 B、预算外资金的支农资金
C、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 D、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E、减免农业税 9、( )列入国家预算支出的支农资金主要包括
A、农林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E、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10、( )预算外资金管理新措施主要包括
A、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
B、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D、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C、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D、农林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E、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
三、判断(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国家财政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 2、(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 3、( )在各种财政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税收。 4、(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5、( )所得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最早出现于法国。
6、( )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但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 7、(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基本制度。
8、( )新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 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 9、( )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即借债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10、( )“不干预”是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最基本观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社会公共需要
2、财政补贴 3、税收
4、国家预算
五、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何确定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2、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有哪些?
3、税收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4、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哪些?
六、论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20分) 1、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