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们生息的国土》教案
《我们生息的国土》教案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相关课件,学生探究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
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
“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祖国的行政区划; 祖国的首都北京; 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4、在地图生搜索钓鱼岛的位置。分组开展寻秘活动。
5、我国的位置
“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地图。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
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 6、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7、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8、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
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分组汇报:
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靠近大陆的部分是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
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9、我国的四大海域
我国的海域辽阔,我国的东部由北向南分别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0、我国的四端: 中国地理位置四至点:
最北端:北纬53度,黑龙江省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北纬3度,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东经73度,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东经135度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 11、作业
填写课本33页下方“漫游祖国海域”。
《我们生息的国土》教案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相关课件,学生探究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
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