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1:15: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5.4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加强进行养护,其侧模、底模的保温构造应在支模设计时确定。

5.5.5 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地下结构应及时回填土;地上结构应尽早进行装饰,不宜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5.6 特殊气侯条件下的施工

5.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者雨雪天气时,必须采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5.6.2 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

5.6.3 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5.6.4 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5.6.5 雨雪天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施工时,应采取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措施。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气时,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缝,并应尽快中止混凝土浇筑;对已浇筑还未硬化的混凝土应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

6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

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应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 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布置; 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宜按测点间 距不大于600mm布置;

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宜为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

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 6.0.3 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1 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不应大于0.3℃(25℃环境下); 2 测试范围:-30~150℃;

3 绝缘电阻应大于500MΩ;

6.0.4 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2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

3 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应加以保护;

4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6.0.5 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 6.0.6 发现温控数值异常应及时报警,并应采取本应的措施。

附录A 混凝土泵输出量和所需搅拌运输车 数量的计算方法

A.0.1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A.0.1)

式中: Q1 ——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 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 —— 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

η —— 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A.0.2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

(A.0.2)

式中: N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Q1 ——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V ——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 S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 L ——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

Tt ——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

附录B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施工阶段温度应力 与收缩应力的计算方法 B.1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B.1.1 水泥的水化热

(B.1.1-1)

(B.1.1-2) (B.1.1-3)

式中:Qη——在龄期η天时的累积水化热(kJ/kg); Q0——水泥水化热总量(kJ/kg); η——龄期(d);

n——常数,随水泥品种、比表面积等因素不同而

异。

B.1.2 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应在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用量确定后根据实际配合比通过试验得出。当无试验数据时,可考虑根据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Q= k Q0 (B.1.2)

式中: 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kJ/kg);

k——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其值取法参见表B.1.2。

B.1.3 当现场采用粉煤灰与矿渣粉双掺时,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k = k1+k2-1 (B.1.3)

式中:k1——粉煤灰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可按表B.1.3取值; k2——矿粉掺量对应水化热调整系数可按表B.1.3取值。

注:表中掺量为掺合料占总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

B.1.4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可按下式计算:

(B.1.4) 式中: T(t)——混凝土龄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W——每m3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 m3);

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为0.92~1.0〔kJ/(kg.℃)〕; ρ——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00~2500(kg/ m3);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0.3~0.5(d-1); t——混凝土龄期(d)。 B.2 混凝土收缩变形值的当量温度

B.2.1 混凝土收缩的相对变形值可按下式计算: (B.2.1)

式中: ——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相对变形值; ——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

形值,取3.24×10-4;

M1、M2、?M11 ——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可按表B.2.1取用。 B.2.2 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的当量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B.2.2) 式中: ——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度;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 1.0×10-5。

搜索更多关于: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 的文档
大体积混凝土规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4rty09veo7f1wl0kign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