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流园区运作管理方式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19: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配送的功能。在日本发展物流园区给各入园企业和园区所在地带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之后,欧洲各国对物流园区重视起来,纷纷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物流园区又叫物流中心、货运村、物流平台等[2]。物流园区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是这样定义物流园区的: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运作共同化和物流设施集约化,或为了实现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的目的,在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各区域建设的物流相关设施设备群与众多物流从业者的物理集结地[3]。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城市物流各节点的考察与分析,研究物流园区的功能和物流园区对发展物流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园区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l) 物流基地也称为物流园区,是位于大城市周边,靠近交通干线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4]。

(2) 物流基地是集约了多种物流设施、起到综合功能和指挥、基础作用的特大型物流结点,是集约化、大规模的物流设施集中地和多种物流线路的交汇地[5]。

(3)物流园区是具有经济开发性质和产业发展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其功能是对物流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进行相对集中的建设,进驻企业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和服务进行原材料采购、流通加工等相关生产与流通活动,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的目标[6]。

上述观点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物流园区的内涵。本文认为物流园区是指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目的,通过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服务吸引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进行经营活动,实现运作的集约化与协同化,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并且具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条件的相关场所。

1.1.2物流园区的分类

目前各国和各地区物流园区的类型和分类标准均不相同,整个行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类型划分标准。很多学者对物流园区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分类,这些分类各有各自的道理,本文认为物流园区的分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本文以物流园区的功能、战略定位和辐射范围以及投资建设主体为分类标准对物流园区进行划分。具体情况见表1.1[7]。

2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表1.1物流园区分类

分类标准 按物流园区功能划分 类型 转运型物流园区 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 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 综合型物流园区 按物流园区战略定位和辐射范围划分 城市物流园区 区域物流园区 国际物流园区 按投资建设主体划分 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型 企业自办专业型 市场自发形成,政府引导型 1.2物流园区相关理论

1.2.1产业集群理论

早在1990年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就对“集群”(duster)现象进行了分析。波特(MichaelPorter,1998)通过研究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比市场具有稳定性,比企业具有灵活性,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依托这种特殊组织结构可以建立长久的交易关系,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进行协作而不一定要以契约来维持。集群区域内企业间的协作,可以通过技能、信息在集群内企业间的交流获得集群经济效果[8]。

物流产业集群是通过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物流企业、物流服务科研组织和管理部门等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各个生产经营活动主体及其相关企业所形成的物流资源的密集化和专业化的场所。物流产业集群具备一般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与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是当前我国解决供应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有效方式。

1.2.2价值链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ValueChain):“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创造价值的链条来表明”。价值链理

3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认为:企业内的每一项活动都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将企业的生产活动比作一个相互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链条[9]。

物流园区是由多家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或者物流活动密集型的企业以及物流设施服务空间上集中布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区域,物流园区通过提供相关设施和服务使得园区内企业更好的协作和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各个企业的专长和优势,实现物流运作的规模化和共同化,以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因此,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企业价值创新的平台和企业价值链的载体,使得价值链上各环节更加紧密的配合,更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价值创新。

1.2.3集成理论

集成(integration)可以理解为,一些事物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集成化则是强调了实现构成这样一个整体的过程。集成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手段,物流集成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利用信息技术和构建统一标准等方式实现[10]。

物流园区通过集结众多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通过提供资源集成、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提高满足综合物流需求的服务水平。在社会分工明确和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条件下,物流园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单一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整体运营水平。同时,物流园区之间还将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虚拟的物流管理网络。

2 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研究

2.1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

21世纪初物流园区刚刚进入中国,短短十年间,取得了快速、大规模的发展,这是我国物流行业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整合和建设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都通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根据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呈现出:数量规模大、分布广、数量增加快、地域差别非常明显等特点[11]。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物流园区的数量

据最新的调查表明,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已经增长到475个,其中投入运营的有122个,占25.7%;处于在建状态的有219个,占46.1%;处于规划状态的园区数量

4

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134个,占28.2%,形成了货运、生产、商贸以及综合服务等类型多样化的物流园区,形成了物流需求多样化与多种服务方式的有机对接平台[11]。

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运营在建规划总数

图2.1物流园区总体状况图

20062008(2)物流园区的分布

据最新的调查表明,我国物流园区的地理位置分布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区域,呈现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的特点。具体数据为:东部沿海经济区(20.4%)、南部沿海经济区(20.2%)、北部沿海经济区(14.1%)、西南经济区(11.8%)、东北经济区(10.1%)、黄河中游经济区(9.9%)、长江中游经济区(9.1%)和西北经济区(4.4%)[11]。

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北东部东北西南北部南部东部南部北部西南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北

图2.2物流园区分布图

5

搜索更多关于: 物流园区运作管理方式研究 的文档
物流园区运作管理方式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1vt0718i0a6ri16zr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