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公民理性爱国的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17:57: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关于公民对“理性爱国”认识的调查

学院班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姓名 学号

摘要: 近一段时间,伴随着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和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打着爱国旗号的暴力行为,使我们对于爱国主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理性爱国又要求我们去做些什么?爱国主义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应以理性约束、指导我们的行为。惟有理性能让我们的爱国热情付诸现实中合理的行动, 让我们的爱国心愿得以完成。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需要理性和务实的,爱国不是个人情绪的发泄,是一种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我们应该把爱国落实到实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珍惜眼前的机会,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社会和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这更是一种朴实而有效的爱国主义。

对于日本强行购买钓鱼岛,公然挑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果和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卑劣行径。国人特别是广大大学生、海外华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他们以各种方式进行抗议与谴责,而且这种抗议与谴责俨然已经达到了全民总动员的局势。

国人这种空前高涨的爱国激情,固然让人感到欣喜,但是也让人感到担忧。喜的是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强烈,国人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忧的是有的爱国主义行为已经逐渐越过了理性的边缘,抵制日货固然是正当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其间所发生的打砸抢烧行为却是赤裸裸的暴行。一些人借国人民族情绪高涨之际,煽动蛊惑暴力活动,名为爱国主义,实为趁机浑水摸鱼,行偷盗之举,更有甚者,假公济私,挟机报复,弄得人人自危,将一场反对日本购岛的正义之举,蜕变为中国人打压中国人,中国人破坏中国建设的暴力事件,实在值得大家静下心来去认真总结,认真反省。 关键词:理性 爱国 实际行动 反思

经过设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105份,回收了92份,其中男60人.,女32人,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以下,为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 1-5为单选题部分 人 选 项 数 题 号 A B C D 1 (1) 2 (2) (3) 3 (1) (2) 4 (1) (2) 5 27 61 58 13 50 76 83 25 28 61 27 30 72 9 15 6 38 16 4 4 4 7 27 1 3 12 35 —— —— —— —— 6 —— —— 17 13 6-7为多选题部分(选项后为人数) 6(多选题) A:49 B:38 C:51 D:51 F:7 G:54 7(多选题) A:40 B:41 C:75 D:68 E:51

一.对国内、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66.30%对时政新闻持一般关注的态度,只有29.34%的受调查者会经常关注时政新闻。有4.34%的同学对时政新闻不太关注。

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基本处于对较大事件有所听闻,很少刻意去了解。对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他们既有自己专业课内的工作,又有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国际时事不属于自己专业课的范畴,没有时间去经常关注可能是造成大学生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不高的原因。

二.对日本购买钓鱼岛及中日关系的态度

对于这方面的调查,我们得到的结果很乐观。当我们问到受调查者听到钓鱼岛事件后的反应,有66.30%表示非常愤怒,有29.34%表示一般愤怒。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当国家真正遇到困难,受到欺负的时候都会挺身而出去维护国家的利益,捍卫国家的主权。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中国反制日本购买钓鱼岛的举措,63.04%的同学认为中国以大局为重,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有32.60%的同学认为中国的举措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影响不大。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当今中日之间的局势由一个正确的态度,他们对中国所采取的各方面的行动还是理解并且支持的。

对于在反日游行中出现的打砸抢烧行为,78.26%的同学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仅有14.13%的同学肯定这种行为。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爱国热情是理智的,他们能够把爱国热情和冲动的暴力行径区分开来,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三.对国内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针对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腐败等问题,54.34%的同学对政府有能力遏制腐败现象充满信心,认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大与问题;29.34%的同学对腐败现象持比较悲观的态度;有16.30%的同学对腐败问题尚没有明确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政府有能力遏制腐败是充满信心的。也有一些同学对于腐败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偏差,需要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到虽然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但大多数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廉洁自律、值得肯定的。

82.60%的同学认为当今我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国内的诸如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只有16.30%的同学认为我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国际方面。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我国的发展由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国内各方面的改革是决定今后中国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正确的,国内的团结稳定是中国克服内外各种困难的决定力量。

四.采取什么方法表达爱国之情及对理性爱国的看法

第四题的调查中,90.21%的同学认为在当今形势下理性爱国仍然是很重要的,仅有6.52%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这说明在当前“理性爱国”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思想中,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广泛认同,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27.17%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不高,且较少付诸行动;41.30%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很高,但是较少付诸行动;仅有13.04%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有足够的爱国热情并且付诸行动;另有18.47%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但是行为比较偏激。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在实际行动体现爱国热情方面,将近七成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实际行动。空喊口号,缺乏实际行动不是真正爱国的表现,至少不能达到爱国主义对我们的基本要求,爱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第五题的调查中,30.04%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提高,17.39%的同学认为没有变化,38.04%的同学认为在降低。总体上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社会、家庭和学校都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第六题的调查中,对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影响最大的两项分别为影视文学作品和社会舆论,因此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发挥这两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感。

第七题的调查中,对于具体的爱国行为,“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和“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做好人开始做起”这两项是同学们选择最多的,“爱国只要放在心里就好”这一项几乎没有人选择,可以看出对于爱国热情要落实到具体行

动中这一观念,当代大学生还是有普遍认同的,只要社会层面上加强引导,一定能充分将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积极主动的爱国行为。 总结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国家栋梁,他们今天的爱国热情是否真诚、是否理智对未来中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到,理智爱国的观念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认同,但是在一些具体的行动上,当代大学生却做得很不够。“有口号,少行动”成为当今对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方面,社会、家庭、学校都应承担起一定责任。同时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受过十多年的国家教育,并且步入成年,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成熟的分辨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应当是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爱国主义的社会实践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书本上的教育,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作为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的手段而言,它的作用不容低估,亦不应夸大,因为,相对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于公民的基本要求而言,爱国主义更应当成为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而产生的一种源自内心的精神呼唤,而这层含义,反过来看,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以爱国主义的实践促进爱国主义的觉醒,爱国主义的觉醒又激励着爱国主义的实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回顾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十年时间,彼时我们还是在上小学的懵懂少年,而今已然是步入成年的大学生。祖国十年,沧桑巨变,一路走来,苦难与辉煌;人生十年,从少年到青年,从无知一点一点地接近成熟。这十年是国家发展最快的十年,其间曾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十位数增长,也遭遇了经济危机的寒冬。这十年也是我们人生起起伏伏、意义非凡的十年,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大学,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我们这一代人在这十年中一点一点地长大,经历了不少,也感悟到了不少。

每一天的黎明,国旗伴随着朝阳同升;每一年的春节,在电视画面上,都会播出来自港澳、来自边疆、来自海外的同肤色的人对同一片土地真挚的祝福。点点滴滴,成为我们对国家这一抽象概念温馨的体会。

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明天更美好!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公民理性爱国的调查报告 的文档
关于公民理性爱国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4nl6fwtk77t6k14cj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