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案:多年父子成兄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0:3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多年父子成兄弟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感受字里行间洋溢的浓浓亲情,在记叙文写作中善于抓住典型事件塑造典型人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文章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及在事件叙写中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对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内涵的准确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学前尝试: 一、了解作者

作者汪曾祺,江苏 人。我国著名 家、 家、 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 》和《 》。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作品曾被看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本文选自《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老弦( ) 粘牢( ) 栩栩如生( ) 笃瓜( ) 瓜瓤( ) .....

雕镂( ) 圭峰碑( )忻县( ) 自顾不暇( )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疾言厉色 ....闻而不问 ....笔管条直 ....初宗浙派 .后治汉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实话实说:

1、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你们父子有着怎样的关系?你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又是怎样?

2、如果把你们父子说成“兄弟”你同意吗?

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是“慈母严父”时,我们能否想象,一个在家中和儿子成为“兄弟”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汪曾祺笔下的“父亲”。

二、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

1.文章写了几对“父子”?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文章分别讲了两位“父亲”的哪些事情?你是如何理解“兄弟”的父子关系的?

【提示:回归文本,从文中找出、划线阅读。】

1

三、再读文本,深入感知 竞答 1、“我”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我”做父亲的时候,“我”又是个怎样的人?

要求:结合文中的事例进行解读,教师适时点拨,比如:父亲对“我的学业”所持的态度;第四段有些内容似乎有损于“父亲”完美形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对儿子的婚姻大事“我”的态度是什么?两个“没大没小”含义。

四、探究与延展 讨论、交流:

1.究竟是什么让父子之情转变成了兄弟之谊?你认为我们现实中的父子关系不理想的原因在哪里?

2. 最后一段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事实上在呼吁什么?

五、小结

作者题目就是中心,开篇点题,通过第一个“父亲”的典型事例推出“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中心,然后通过第二个“父亲”的系列事例证明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议论深化了中心,旗帜鲜明地批评了一些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就表现艺术看: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六、赏析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学习指导》练习。

2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案:多年父子成兄弟 的文档
教学案:多年父子成兄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66259rn22p7v540mc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