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9标边坡滑塌地段施工专项方案
9)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
3滑坡、崩塌类型、造成原因及地质处理措施
3.1滑坡、崩塌分类
根据地质及水文状况,造成滑坡、崩塌的因素、类型有很多种,如表3.1、3.2所示:
表3.1 滑坡、崩塌主要类型分类
类型 亚类 滑坡堆积体滑坡 崩塌堆积体滑坡 堆积层(土质)滑坡 崩滑堆积体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残坡积层滑坡 人工弃土滑坡 近水平层状滑坡 岩质滑坡 切层滑坡 切层滑坡 逆层滑坡 变形体 危岩体 堆积层变形体 特 征 描 述 由滑坡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寒武系高滩组或体内滑动 由崩塌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寒武系高滩组或体内滑动 由崩滑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寒武系高滩组或体内滑动 由黄土构成,大多发生在黄土体中 由粘土构成。如昔格达组、成都粘土等 由花岗岩风化壳、沉积岩残坡积等构成,浅表层滑动 由人工开挖堆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10° 由基岩构成。沿顺坡岩层或裂隙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坡山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岩层倾向山内,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 由基岩构成。岩体受多组软弱面控制,存在潜在滑动面 由堆积体构成。以蠕滑变形为主,滑动面不明显 表3.2 滑坡、崩塌其他因素分类
有关名称类别 因素 浅层滑坡 滑体中层滑坡 厚度 深层滑坡 运移推移式滑坡 形式 特 征 说 明 滑坡体厚度在lOm以内 滑坡体厚度在10~25m之间 滑坡体厚度超过25m 上部岩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布的斜坡地段 3
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9标边坡滑塌地段施工专项方案
牵引式滑坡 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由于施工开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引起的滑坡。还可细分为: (1)工程新滑坡:由于开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 (2)工程复活古滑坡:久已存在的滑坡,由于“斩腰切脚”引起复活的滑坡 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10×104m3 (<1×104m3) 10×104m3~100×104m3 (1×104m3~10×104m3) 100×104m3~1000×104m3 (10×104m3~100×104m3) 发生原因 工程滑坡 自然滑坡 小型滑坡 (小型崩塌) 中型滑坡 (中型崩塌) 滑体大型滑坡 体积 (大型崩塌) 特大型滑坡 1000×104m3~10000×104m3 (特大型崩塌) (100×104m3~1000×104m3) 巨型滑坡 (巨型崩塌) >10000×104m3 (>1000×104m3) 3.2滑坡、崩塌地质处理措
3.2.1排水
根据滑坡的规模、范围及其重要程度,排水沟断面形状分为矩形、梯形、复合型及U形等,梯形、矩形断面排水沟,易于施工,维修清理方便,具有较大的水力半径和输移力。外围截水排水沟设臵在滑坡体或老滑坡后缘,远离裂缝5m以外的稳定斜坡面上。依地形而定,平面上多呈“人”字形展布。根据外围坡体结构,截水沟迎水面需设臵泄水孔,当排水沟通过裂缝时,设臵成叠瓦式的沟槽,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制成。有明显开裂变形的坡体,及时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整平积水坑、洼地,使降雨能迅速沿排水沟汇集、排走。滑坡体后缘(外围),若分布有可能影响滑坡的积水的池、塘、库时,停止耕作;否则其底和周边均须实施防渗工程。
排水工程施工,首先按设计要求,选定位臵,确定轴线。然后按设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进行土方开挖与沟体砌(浇)筑。开挖土方基坑时,必须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对淤泥质土、软粘土、淤泥等松软土层,尽量挖除。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可夯压加固处理。填方基础,必须按规定尺寸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必要的土样测试检验。石方开挖中,打设炮眼、装炸药和爆破等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爆破操作规程进行,以杜绝工伤事故。开挖出的沟基,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4
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9标边坡滑塌地段施工专项方案
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如除泥换土,填砂砾石料,扰动土夯实、灰土夯实,打木桩,混凝土桩等。排水沟底板和边墙砌筑为人工操作,质量不易均匀。砌筑工艺总的要求:平(砌筑平面大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石块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砌砖用座浆法,砌片石用座浆法或灌浆法;石料或砖,使用前应洗刷干净。砌石时,基础应敷设50~80mm砂浆垫层。第一层宜选用较大片石;分层砌筑,每层厚约250~300mm,由外向里,先砌面石,再灌浆塞实;铺灰座浆要牢实。砌片石(砖)时,注意纵、横缝互相错开,每层横缝厚度保持均匀。未凝固的砌层,避免震动。须勾缝的砌石面,在砂浆初凝后,将灰缝抠深30~50mm,清净湿润,然后填浆勾阴缝。
3.2.2锚固桩
(1)锚固桩是滑坡防治工程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措施。
锚固桩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桩孔开挖、地下水处理、护壁、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养护桩孔以人工开挖为主,并按下列原则进行:
1开挖前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
孔口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
2采用间隔方式开挖,每次间隔1~2孔。 ○
3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的顺序施工。 ○
4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做锁口处理,桩身作护壁处理。基○
岩或坚硬孤石段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但每次剥离厚度不宜大于30cm。开挖基本成型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
5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日生产进度和模板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
大开挖深度。一般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层为0.5~0.6m;垮塌严重段宜先注浆后开挖。
6每开挖一段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综合分析研究,○
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程会同设计、勘察等单位现场确定。
7弃渣用卷扬机吊起。○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臵。吊出后应立即运
走,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桩孔开挖过程中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排水。
5
新建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9标边坡滑塌地段施工专项方案
桩孔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为1.0~1.5m,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
(2)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
1钢筋笼尽量在孔外预制成型,○在孔内吊放竖筋并安装。孔内制作钢筋笼必
须考虑焊接时的通风排烟。
2竖筋的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对焊或冷挤压。接头点需错开。 ○
3竖筋的搭接处不得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带)处。 ○
4并孔内渗水量过大时,采取强行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
桩芯混凝土灌注时,待灌注的桩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当必须留臵施工缝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每连续灌注0.5~0.7m时,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对出露地表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在7天以上。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取样做混凝土试块。
若孔内积水难以排干,则采用水下灌注方法进行混凝土施工,保证桩身混凝土质量。
(3)水下混凝土灌注按下列要求进行。
1为使隔水栓能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250~500mm。 ○
2为满足导管初次埋臵深度在0.8m以上,应有足够的超压力能使管内混凝○
土顺利下落并将管外混凝土顶升。
3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应超过表3.2.2-1的规○
定。
表3.3 单根抗滑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间
灌注量/m3 灌注时间/h <50 ≤5 100 ≤8 150 412 200 ≤16 250 420 ≥300 424 4灌注过程中,经常探测井内混凝土面位臵,力求导管下口埋深在2~3m,○
不得小于lm。
5对灌注过程中的井内溢出物,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
(4)若桩壁渗水并有可能影响桩身混凝土质量时,灌注前采取下列措施予以处理: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