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学概论》复习题-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10: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

答:若回答此参考题目,先将灵感的定义答上,再根据灵感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的特

点结合自身体会答题。最后与直觉进行比较:第一,将直觉定义答上;第二,写出课本上三点区别。即:

a.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 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c.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6.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以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A.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即情景为假,内蕴为真。

a.情景假:文学不是对生活的照搬照抄,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感悟,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以及通过虚构和想象加以重组、变形和再塑的结果。例如,《聊斋志异》中的鬼魅狐妖,《红楼梦》中的宝黛的梦幻前世。

b.内蕴真:作家能够通过社会的表层把握生活的本质的真实和人性、情感的真实。例如,对《聊斋志异》,鲁迅先生评价它虽是写妖怪,却写妖怪也多情、通人情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实以神鬼之名演绎人间悲喜。

B.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应具有主观性和诗意性。 a.主观性: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例如《红高粱》中,“红色的天空”可以被看作是失恋者眼中的天空。

b.诗艺性:重视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例如,《水浒》的“糖葫芦”结构和《红楼梦》的网状结构。

7.(重点)谈谈象征性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而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第一,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予某种意念、意蕴。

其次,再现和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通过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

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观念和意味。

最后,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相对明确,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多义、含蓄的。

8.(重点)区别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

答:A.诗歌是一种凝练、结构活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

的文学体裁。是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B.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

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等。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C.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分为

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以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社会生活、集中地表现人物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D.散文有广义的散文和狭义的散文。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

抒写真实感觉、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E.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

裁。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9.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A.审美特征:生动独特的形象和高度的概括性 B.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典型人物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都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总之,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相互依存: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反之,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

10.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答:A.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a.景中藏情式。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诗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没有透露出一点对友人的态度,但是从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而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又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表面上写景,实际却是句句抒情。

b.情中见景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之中虽不见景物描写,但是当读者了解了作者写诗时的险恶处境和痛苦心情之后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

c.情景并茂式。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B.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如果说实境是意境中较为真实的景、形、境,那么虚境则是景外景、形外形、境外境。例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写诗人游园,却久扣柴扉旧不开,十分扫兴,然而突然看到一支怒放的红杏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生机已足以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

C.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例如李白的《忆秦娥》,这首诗气势博大,意境苍凉沉郁。诗中各种对比与烘托营造了美的韵致,并和以箫声柳色,伴以晚霞西风,让人回味无穷。

11.文学抒情和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A.抒情偏重于变现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重于再现客观世界

B.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C.叙事受对象的客观性制约少了一些,叙事受对象的客观性制约则多一些。 1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A.定义: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B.内涵:a.言语特色是外部特征。b.创作个性是内在依据。c.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基本条件。

13.形成期待视野的因素(思考:可否改编为“期待视野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的答案)

答:A.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等。

B.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状况、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

C.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

14.(重点)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即造成填空、对话与兴味的原因) 答:A.文学文本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这些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例如黛玉肖像)

B.文学语言主要使用的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隐含着无数的“空白”,必须经由读者填空、对话与兴味才能把握。 15.文学活动中为什么会发生异变?课本P343

答:A.客观原因:文学语言本身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空白”。

B.主观原因:读者不同的个性化的期待视野所致

a.政治观念会导致异变。(例如,诗经中的《关睢》)b.预定的文化观念会导致异变。(例如,麦尔维尔的《白鲸》)c.文化视野会导致异变。(例如,《离骚》)d.个人经验会导致异变。(王国维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e.文学欣赏能力会导致异变。(例如宋人读杜牧诗《赤壁》“铜雀春深锁二乔”) 四.论述题

1.文学活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答: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其中,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把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至于读者,则是文学接受主体,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既是世界的镜子,又是作者的创造物,还是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综上所述,可知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读者、作品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谈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的见解

答: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出现之后,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儿提出了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们内蓄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然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形式不断的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人们也在不断认识它们的过程中把它们主观化、情感化、心灵化,久而久之,这些形式就成为人类情感与意识的较为固定的表现;因此,当它们从现实的具体事物身上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具有稳定性的审美对象时,尽管它们与自己曾经所拥有的社会功利内容及目的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疏离状态,然而它们都由于能与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相对应,因而依然能给人们以“有意味”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这一诠释在我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现上得到充分的确证。如曹操的白脸谱让人想起奸诈,而关云长的红脸脸谱则是忠义的象征,等等。 3.举例说明文学言语和普通言语的不同。

答:A.文学言语层是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由于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所以这个系统中的 “言语”,总的说来已与一般言语有了明显的不同。

B.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特点须格外注意:

a.文学言语是内指的。普通言语是外指性,即指向言语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而文学言语是内指的,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不必符合现实生活逻辑,只要符合诗意逻辑,与整个艺术世界的氛围统一就可以了。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月是故乡明”等,明显违反现实真实,而文学言语的内指性使其指向诗中特定的情景,符合这个艺术世界的诗意就可以了。

b.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相分离。而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月是故

搜索更多关于: 《文学概论》复习题-精 的文档
《文学概论》复习题-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a3d95eqz3uh255c6he20sz532aec00ca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