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实践
作者:陈建新 唐锡海 蓝 洁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12期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抓”、“找”、“搭”、“融”、“创”结合的思路统筹资源,使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院校发展与区域、城市、新农村建设联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及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6年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示范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 (一) 抓机遇找资金搭平台积极建示范
“抓”机遇促发展。一是抓住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通过积极申报和答辩进入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行列,获得发展资金的同时共享了先进职教发展理念及相关资源;另一方面,紧紧把握广西区政府和南宁市政府2007年提出“职教攻坚”计划的机遇,逐年扩大招生规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办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打造职教品牌,在助推地方职教攻坚的同时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二是抓住区域经济发展机遇。学院把握了广西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示范建设目标和任务。三是抓住新校区扩展升级的机遇,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学院发展步伐,促进学院整体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的全面升级。
“找”渠道筹资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深刻领会国家示范建设资金投入导向的精神,除了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及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经费外,还积极找寻各种渠道筹备建设资金,获得了推进示范建设的充足经费。一是争取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示范建设期间,南宁市政府按照承诺以1∶1的比例配套示范建设专项资金3500万元,同时,每年另外投入5000万元用于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每年从市长基金划拨30万元支持培养高素质教师,并以贴息、担保的方式支持学院政策性贷款。二是争取社会多元投资,获得富士康科技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合作企业投资425万元用于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三是争取银行贷款项目,已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500万欧元建成了广西乃至全国一流工业实训中心,银行政策性长期贷款30000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同时,获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批准借用3200万美元的北欧投资银行贷款项目,并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引资、盘活资产等市场化多元融资模式,实现国内配套资金约22400万元人民币,总投资约4480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设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铝加工、石油化工、现代物流、动漫产业等七个高职教育实训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