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203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现代汉语(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6)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的词主要是( )。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副词
2.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 A.所有动词都能构成被字句 B.所有及物动词都能构成被字句 C.副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D.被字句的主语是受事
3.下列各种说法,( )是正确的。 A.构成对偶的句子肯定都是整句 B.构成对比的句子肯定是整句 C.构成衬托的句子肯定是整句 D.构成仿拟的句子肯定是整句
4.下面的句子只有( )使用了比喻。 A.他在某些方面很像他父亲的做派 B.她站在那里就像一个圆规 C.她长得很像她的姐姐 D.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
5.( )对句子预设的分析正确。
A.“他十六岁了,却像个小孩”。这句话的预设是:十六岁是个大人了 B.“他家买了一辆车”。这句话的预设是:他家买的是名牌车 C.“他居然考上大学了。”这句话的预设是: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D.“你不应该吃肉。”这句话的预设是:肉是坏的 二、综合分析题(30分)
6.下面的短语有歧义,请简要分析说明。(10分)
研究鲁迅的作品
答:这个短语第一层可以理解为述宾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分析如下:
7.分析下面两组句子意义上的差别。(8分)
a.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不值得骄傲。
b.即使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值得骄傲。
答:a.这句话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实际情况,已经证实。 b.这句话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假定情况,实际上还没有取得成绩。
8.分析下面一段话中句式特点和辞格综合运用情况。(12分)
我虽是一朵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我虽是一滴水,却汇不成澎湃的江河;我虽是一棵树,却组不成茫茫的森林;我虽是一块石,却不具备泰山的巍峨。
答:第一,这段话使用了整句,构成了排比句,具有整齐美,具有艺术感染力。(4分) 第二,辞格综合运用是套用,总体看是排比,排比中套用了四个比喻和四个比拟。(8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9.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实词是具有独立充当句法成分能力的词,意义上比较实在。(5分)虚词是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主要表示连接和附着,意义比较虚。(5分)
10.如何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短语还是句子?
答:第一,短语是静态的备用单位,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4分)第二,短语不具有表述性;句子是使用单位,具有表述性,人们运用句子表达思想,总是要与客观现实相联系,表达自己的目的,这是句子和短语的本质上的区别。(6分)
11.肯定句是不是就表达肯定的意思?举例说明为什么?
答:肯定句是指在形式上没有否定词的句子,肯定句的句意常常是肯定的,但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意思。(6分)例如“他做得对”是肯定的意思,“难道他做得对吗”,句意就是否定的。(4分)
12.联系现代汉语实际,说明为什么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共同的语码。
答:共同语码是交际信息传递的必要条件,因为交际双方如果说着互相都听不懂的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4分)现代汉语方言分歧,有七大方言,这些各自差别很大,互相之间不能通话,因此交际中,往往要使用互相都懂的普通话,即使用共同的语码,才能进行交际。(6分) 四、评改病句(每小题4分,共20分)
13.巡视组进厂,被全体职工热烈欢迎。
错误原因:被字句的使用不当,“欢迎”的动作性不强,不宜使用被字句。
14.关于这个事例,对广大青少年教育很深。
错误原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关于”,让“这个事例”充当主语。
15.广西的蔗糖产量是我国最多的地区。
错误原因:主谓搭配不当,“产量”不能与“地区”搭配。 ‘
16.这个公园人烟稀少,野草丛生。 错误原因:成语“人烟稀少”使用不当。
17.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我们有责任照顾好。
错误原因:词义重复,“上了年纪”与“老”意思相同,不宜重复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