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长株潭城市群
,怀化知识梳理
珠江三角洲区域
的外向型经济优越的地理位置位置与范围(位于亚热带、广东省南部、临南海)称“珠三角” 改革开放 的先行区
优越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河流等 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我国的“南大门” 华侨众多,著名的侨乡
国家优惠的发展政策:以广州为核心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 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海陆交通便利
外向型经济的壮大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 广州和深圳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 区域创新 与港澳的联系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
外联系被称“长三角”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①位置与范围;②自然条件;③经济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①临江濒海;②水网稠密;③农业生产水平高 ④经济基础厚;⑤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区域的核心——上海①工业基地;②经济中心;③文化中心 ④规模最大的城市;⑤浦东新区 区域的两翼:①北翼南京 苏州;②南翼杭州 宁波
,怀化考点突破
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及城市
1.外向型经济:珠三角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主要是依靠便利的交通、毗邻港澳有利的位置、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人才、管理经验,发展加工制造业、大量生产电子、服装、玩具制造、生活日用品等工业产品,通过香港澳门销售世界各地,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产业密集区域。
2.城市:(1)广州:别称“羊城”,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著名的侨乡,重要的工业基地,外贸通商口岸,文化教育发达。
(2)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1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有利因素(难点)
1.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获取了大量外汇。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上,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加工基地。
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珠江三角洲由商品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转变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地。
沿江地带的辐射和纽带作用(难点)
1.纽带作用——承东启西
(1)以长江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
(2)沿江地带和西部地区的优势:沿海地带——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作用:自东向西的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2.辐射作用——沟通南北
(1)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
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连接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淡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
(2)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 (3)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
(4)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例】(2015梅州中考)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 B.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农产品出口创汇少
D.深圳、珠海、汕头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 【答案】A
【考查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珠江三角洲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了内陆省份,由此判定A正确,B错误。对外贸易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地区,C错误。汕头不在珠江三角洲,D错误。
(2015南充中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C.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长三角的区域的核心
2
1.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
(1)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上海最大经济增长点是上海的浦东新区的崛起。
(2)作用:上海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
2.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南京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是中
国东部地区主要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3.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杭州号称“丝绸之都”,丝绸织制业历史悠久。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和联系。
1.城市群概况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 2.三市的发展差异
城市 长沙 株洲 湘潭 发展差异 ①湖南省省会;②城市规模较大,教育、科技、文化较发达;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岳麓山、马王堆旅游景点;④工业以工程机械、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①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有京广、沪昆等铁路交汇;②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③建有大型服装市场,物流业发达。 ①机械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制造业、农产品加工、机电等;②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故乡。 3.三市的发展联系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
(2)加快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有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3)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怀化考点精练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2016泰安中考)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成为典型“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B )
A.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海陆交通便利 D.水热充足,气候宜人
2.(2016娄底中考)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定居,成为典型的“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B )
A.邻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资源宝地,开发历史悠久
3
D.风景秀美,旅游业兴旺
3.(2015贺州中考)下列工业基地中,以生产家用电器、服装、儿童玩具等轻工业产品为主的是( D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4.(2016菏泽中考)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D.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5.(2016张家界中考)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相比,甲所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C )
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6.(2016云南中考)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台湾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香港__特别行政区,②③两岛屿中,表示我国有领土钓鱼岛的是__③__。 (2)在我国四大临海中,与两个地区都濒临的是__南__海。 (3)两地区发展经济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B__。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人口稀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港澳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的是( A ) A.资金、技术 B.廉价劳动力 C.淡水资源 D.场地
(5)据图中信息可知,台湾岛中东部地形以__山地__为主。 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1.(2016连云港中考)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不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暖湿润 C.地势低平 D.临江面海
2.下列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正确的有( A )
①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与浙江省 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③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