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一、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最早见于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的代表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他在该书中首次将风险分析的思想引入企业经营研究中,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从此之后,国外学者对风险管理展开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国外风险管理基本发展。20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开始充分利用保险这一风险转移机制来保护资本。1929~1933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促进了风险的发展。20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产生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思。1931年美国设立企业经营者协会(AMA),开展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和咨询活动。风险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风险管理问题。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出版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及1964年威廉斯和汉斯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来研究风险管理,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1980年美国成立了风险分析协会,这标志着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企业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和深入,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与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期当中,体现了动态风险分析的特点,是风险分析观念上的一大飞跃。
2、风险的分类
(1)损失不确定说。美国学者George E Rejda在《保险原理》中指出:风险是关于损失的不确定性。
(2)损失可能说。美国学者海尼斯指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负担。
(3)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变动说。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时期内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变动。威廉姆斯和汉斯提出:风险是在给定条件下,特定时间内所可能发生的可能结果的变动。变动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4)风险主观说。米歇尔·科罗赫等人强调的是“损失”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风险是主观的、个人心理上的一种观念,是人们主观上的一种认识。认为风险的定义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估计,不能以客观的尺度予以衡量。
(二)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