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B课程期末试卷 - 2011-2012第2学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5:59: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B课程期末试卷

2011-2012第2学期

(2012.6.)(A卷答案)

1. (14分)

火箭相对于地面以v?0.6c(c为真空中光速)的匀速率竖直向上飞离地球。在火箭发射?t??10秒钟后(火箭上的钟),该火箭向地面发射一导弹,其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u?0.3c,问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火箭发射后多长时间,导弹将到达地面? 解:设:地球——S系,火箭——S?系,则 v?0.6c , u?0.3c ,

按地球的钟,导弹发射的时间是在火箭发射后

?t1??t?v21?2c?10?12.5s ; 0.6c21?()c 这段时间火箭在地面上飞行距离:S?v?t1 ,导弹飞行这段距离的时间是: ?t2?Sv ??t1?25s

uu

那么从火箭发射后到导弹到达地面的时间是:

?t??t1??t2?12.5?25?37.5s (5+5+4=14分)

2. (14分)

某快速运动的粒子,其动能为4.8?10?17J,该粒子静止时的总能量为1.6×10-17J,若该粒子的固有寿命为2.6×10-6s,求:

(1) 粒子的运动速率(用c 表示); (2) 粒子衰变前能通过的距离. 解:(1)

E?mc?2m0c21?vc22?E01?vc22?Ek?E0 ,

E01.6?10?172)?c1?()2?0.968c ; ?v?c1?(?17?17Ek?E04.8?10?1.6?10

1

(2)粒子衰变前能通过的距离:

0.9682?3?108?2.6?10?6 S?v????3.021?103m 。

0.25v21?2cv?0v2E0 式中:( 1?2??0.25; ) (7+7=14分)

cEk?E03. ( 16分)

容器内有某种刚性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273 K,压强为1 atm ( 1 atm = 1.013×105 Pa ),密度为1.24 kg· m-3。试求: (1) 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2) 气体的摩尔质量,并确定它是哪种单质的气体; (3)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平均转动动能各是多少? (4)若气体物质的量为0.3 mol,其内能是多少?

(普适气体常数R?8.31J/mol?K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解:(1)

1P??v2 ,

32 ?v? (2)Mmol?3P3?1.013?105??495m/s ; ?1.24mRTRT1.24?8.31?273?2????2.8?10(kg/mol) ,为氮气N2 ; 5PVP1.013?1033 (3)?t?kT??1.38?10?23?273?5.65?10?21J ,

2222 ?r?kT??1.38?10?23?273?3.76?10?2J1 ;

22i5 (4)E??E0??RT?0.3??8.31?273?1.70?103J 。

22 (4+4+4+4=16分)

4. (14分)

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分布遵从费米分布律。若导体中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最大速率为vF(叫费米速率),电子分布在vv?dv速率之间的几率为:

2

?4?A2vdv,dN???NN?,?0(1) 用N、vF 定出常数A;

vF?v?0v?vF ,其中A为常量,求:

(2) 电子气中得电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电子的质量为me)。

解:(1)根据归一化条件有:

?vF ?f(v)dv?0?034?A24?AvFvdv??1 ? N3N ;

(2) ,

(7+7=14分) 5.(16 分)

一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系统从状态A(P1,V1)沿PV图

p 所示的直线变化到状态B(P2,V2),试求在该平衡态过程中: B p2 (1)气体内能的增量; (2)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3)气体吸收的热量; (4)此过程系统的摩尔热容量.

ii5解:(1)?E??R(TB?TA)?(PBVB?PAVA)?(PV22?PV11) ;

2221 (2)W?(P1?P2)(V2?V1) ;

21?PV)?(PV (3)Q??E?W?3(PV221112?PV21) ;

2p1 O A V1 V2 V (4)

P2?V21P1 ,Q??E?W?3(PV?PV)?(PV221112?PV21)?3(PV22?PV11); V123

?Cm?QR?3R .

PV?PV2211 (4+4+4+4=16分)

6.(14分)

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为等温过程,bc为等体过程.ca为绝热过程,已知a点的温度为T1,体积为V1; b和c点的体积均为V2,气体的比热容比为?。试求:(1) 状态c的温度TC;

(2)该系统进行正循环的效率?。 解:(1)绝热过程a?c:

??1TV?TcV2??1??Tc?(11V1??1)T1 ;(6分) V2 (2)a?b: Qab??RT1lnV2?Q1?0 ; V1V1??1)]??Q2?0 ; V2 b?c: Qbc??CV(Tc?Tb)??CV(Tc?T1)???CVT1[1?( ??1?Q2?1?Q1?CVT1[1?(V1?VV)]CV[1?(1)?][1?(1)??1]1V2V2V2?1??1?? V2V2V2??1?RT1lnRlnlnV1V1V1 (3+3+2=8分)

7.(12分)

问答:

?v2?(1) 说明下列各式的物理意义:a.f(v)dv ;b.

?f(v)dv?1 ;c. ?Nf(v)dv ;d. ?vf(v)dv。

0v10(2) 为什么在PV图中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只有一个交点;

(3) 什么是卡诺循环?一个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取决于什么条件?可如何提高卡诺热机的

效率?

答:(1)a.f(v)dv ——平衡态下分子速率分布在v

4

v?dv速率之间的几率;

?b.

?f(v)dv?1——平衡态下速率分布在全速率区间的分子几率等于1;

0v2v1c.

?Nf(v)dv ——平衡态下分子速率分布在v?1v2速率之间的分子数;

d. ?vf(v)dv——平衡态下分子速率的平均值。

0(2)若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有两个交点,则两个交点之间的过程曲线将构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结果是:工作于该循环过程的热机,仅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因而一条等温线与一条绝热线只能有一个交点。

(3)卡诺循环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的循环过程; 可逆卡诺热机的效率 (?c?1?T2)取决于高、低温热源的温度T1和T2的温度差; T1可通过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T1,或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T2来提高卡诺热机的效率。但提高卡诺热机的效率主要的途径是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T1,因为降低低温热源的温度T2的方法实际是行不通的。

(4+4+4=12分)

5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B课程期末试卷 - 2011-2012第2学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5qcg19f6a38cch96p8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