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高三物理
高三期末考前计算题模拟(1)
13.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的刹车反应过程所用时间),t0?0.4s,但饮酒会引起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v0?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x和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此过程可以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减速过程中的加速的大小和所用时间 (2)饮酒使试验者的反应时间延长了多少?
(3)减速过程中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s/m发现情况开始减速汽车停止25反应过程减速过程图甲0图乙72v/(km?h?1)
【答案】(1)a?8m/s2; t=2.5s (2)?t?0.3s (3)
41 5v0
② a
【解析】解:(1)设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题可得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t=0,位移s=25m,由运动学公式得:v02?2as ①t?
联立① ②式,代入数据得:a?8m/s2 ③ t=2.5s ④ (2)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t?,反应时间的增量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L?v0t??s ⑤
?t?t??t0 ⑥
?t?0.3s ⑦ 联立⑤⑥式,代入数据得
(3)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F,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F0,志愿者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⑧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F02?F2?(mg)2 ⑨
联立③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F041 =mg5
14.如图25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6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以水平面MN为理想分界面。Ⅰ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MN的距离均为L。质量为m、+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由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并直接偏转到MN上的P点,再进入Ⅱ区。P点与A1板的距离是L的k倍。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若k=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若2 2015.1高三物理 + m +q d - S1 L B0 Ⅰ S2 L N M p Ⅱ 6L A1 图25 A2 qB02L2qB0(L?k2L)kB036.【答案】:(1)E? (2)v= B? 3?k2dm2m【解析】:(1)若k=1,则有: MP=L,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根据几何关系,该情况粒子的轨迹半径为:R=L, v2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则有:qvB0?m R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加速,根据动能定理有: qEd?mv2 2qB02L2综合上式解得:E? 2dm(2)因为2 v2有几何关系:R?(kL)?(R?L),又有 qvB0?m RqB0(L?k2L)kLR? 则整理解得: v=又因为: 6L?2kL?2x根据几何关系有: xr2mkB0则Ⅱ区的磁感应强度B与k的关系:B? 3?k222 15.(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 O 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D ω B A 2015.1高三物理 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39?Br3?Br2【答案】(1)C端流向D端 (2)?mg?r+ 2R24R122【解析】(1)在Δt时间内,导体棒扫过的面积为:?S???t[(2r)?r] ① 2B?S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 ② ?t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B端流向A端,因此流过导体又的电流方向 是从C端流向D端;由欧姆定律流过导体又的电流满足:I?224E ③ R3?Br2 联立①②③可得:I? ④ 2R (2)在竖直方向有:mg?2FN?0 ⑤ 式中,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内外圆导轨对导体棒的正压力相等,其值为FN,两导 轨对运动的导体棒的滑动摩擦力均为:Ff??FN ⑥ 在Δt时间内,导体棒在内外圆导轨上扫过的弧长分别为: l1?r??t ⑦ l2?2r??t ⑧ 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f?Ff(l1?l2) ⑨ 在Δt时间内,消耗在电阻R上的功为:WR?I2R?t ○10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外力在Δt时间内做的功为W?Wf?WR ○11 外力的功率为:P?W ○12 ?t22439?Br由④至○12式可得:P=?mg?r+ ○13 24R 【解题点拨】(1)掌握导体棒扇形切割原理;(2)掌握电磁感应中等效电路的处理方法; (3)掌握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分析。 2015.1高三物理 高三期末考前计算题模拟(2) 13. 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 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 留1位有效数字) 24. 【答案】(1)87s 8.7×102m/s (2)0.008kg/m 【命题立意】考察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考察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考 察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以及图像分析都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 ,下落距离为h,在1.5km v?gt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有: 43412 h?gt 2 且h?3.9?10m?1.5?10m?3.75?10m 联立解得:t=87s v=8.7×102m/s (2)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vm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Mg?kvm 由题图可读出vm?360m/s 代入得:k=0.008kg/m 【解题点拨】(1)抓住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为突破口;(2)运动员速度最大时合外力等于零。 14.(19分)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对到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有因为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