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相关物理月考试卷(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处.
2.本试卷g=10m/s2.[来源:学§科§网]
3.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Ⅰ.(共16分,每小題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 ( ) (A)机械波 (B)电场 (C)单摆 (D)氢气 2.根据速度定义式v??x?x,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t?t义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 ( )[来源:学科网]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微元法 (D)极限的思想方法
3.恒星是有寿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来源:学。科。网] (A)亮度 (B)体积 (C)温度 (D)质量 4.一位学生激发一列绳波,如图所示,当他的手振动频
率增加时,则这列绳波的 ( ) (A)速度增大 (B)波长减小
(C)速度减小 (D)周期增大
5.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
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6.从下列物理规律中哪一个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7.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小球,
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相等的时间(设小球均未落地) ( ) (A)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
(B)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加速度最大
(D)做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大
(C)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
8.如图所示,小物体P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转动,关于小物体所受摩擦力Ff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Ff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B)圆盘匀速转动时Ff=0[来源:Z*xx*k.Com]
(C)在物体与轴O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Ff跟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正比
(D)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Ff跟物体到轴O的距离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
10.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是 ( ) (A)F减小,N不变 (C)F不变,N增大
(B)F不变,N 减小 (D)F增大,N减小
O F θ 成
滑的球,上在移情况
11.如图所示,弹性杆插入桌面的小孔中,杆的另一端连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通过传感器测得杆端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圆周运动半径: ( ) (A)
FF?mg (B) m?2m?2(C)
F2?m2g2m?2 (D)
F2?m2g2m?2
12.如图所示是波遇到小孔或障碍物后的图像,图中每两条实线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其中正确的图像是 ( )
13.我国国土范围在东西方向上大致分布在东经70°到东经135°之间,所以我国发射的同步
通信卫星一般定点在赤道上空3.6万千米,东经100°附近。假设某颗通信卫星计划定点在赤道上空东经104°的位置,经测量刚进入轨道时位于赤道上空3.6万千米,东经103°处。为了把它调整到104°,可以短时间启动卫星上的小型喷气发动机调整卫星的高度,改变其周期,使其“漂移”到预定经度后,再短时间启动发动机调整卫星的高度,实现定点。两次调整高度的方向依次是: ( ) (A)向下、向下 (C)向上、向上
(B)向上、向下
(D)向下、向上
14.如图是德国物理学家史特恩设计的最早测定气体分子速率的示意图:M、N是两个共轴圆筒横截面,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可忽略,筒的两端封闭,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角速度ω绕O匀速转动,M筒开有与转轴平行的狭缝S,且可以通过S不断向外射出速率为v1和v2的微粒,微粒到达N筒后被吸附,如果R、v1、v2保持不变,ω取一合适值,则 ( )
RR2?时,微粒落在同一狭条上
(A)当??nv1v2?(B)当R?R?n2?时,微粒落在不同狭条上 v1v2?(C)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到处都落有微粒
(D)微粒不可能落在N筒上某两处且与S平行的狭条上
15.如右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s(T>0.5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s时波形的是图 ( )
y/cm y/cm y/cm y/cm O x/cm O x/cm O x/cm O x/cm (A) (B) (C) (D) y/cm O x/cm
16.如图,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点A,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D是圆环上与M靠得很近的一点(DM远小于CM)。已知B 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A 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d球从D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点。则( )
(A)a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c球最先到达M点 (D)d球最先到达M点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研究发现,月球的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差不多,当航天飞机贴近月球表面飞行时,下列哪些物理量的大小跟航天飞机贴近地球表面飞行时差不多(球的体积公式为
C D M 4V??r3) ( )
3
(A)向心加速度 (B)线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18.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t图象中t1时刻v1>v2
(C) 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A P B 19.直杆AB和直角弯杆BCD按如图所示连接,A、B、D处均为铰链,杆及铰链的质量都不计。ABCD构成一长方形,将重力为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放在图中P处。则( )
(A)AB杆对BCD杆的作用力方向沿BC连线向下
D C (B)BCD杆对AB杆的作用力方向沿DB连线斜向上
(C)若AP间距变大,BCD杆对AB杆的作用力变大
(D)若AP间距变大,AB杆对BCD杆的作用力对转动轴D的力矩变大
20.如图,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cm,波速为2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4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下方与x轴相距1cm的位置。则 ( (A)此波的周期可能为0.6s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2s
(C)从此时刻起经过0.5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0.5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 21.试用类比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而角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能改变物体转动的角速度。 22.质量为1kg的小物体放在半径为1m的圆台边缘,小物体与圆台边缘的滑动摩擦力为4N(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圆台距地面的高度为2m,今使圆台绕过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动的角速度增为 rad/s时,小物体将脱离圆台飞出,小物体的落地点距圆台中心的水平距离为 m。
23.假设站在赤道某地上的人,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是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倍,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试估算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_________秒。 24.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现已查明,血管变细是其诱因之一。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可做一些简化和假设:设血液通过一定长度血管时受到的阻力f与血液流速v成正比,即f=kv (其中k与血管粗细无关),为维持血液匀速流动,在这血管两端需要有一定的压强差。设血管内径为d1时所需的压强差为△p,若血管内径减为d2时,为了维持在相同时间内流过同样多的血液,此时血液的流速是原来的__________倍;血管两端的压强差必须变为__________△p。
)
a b 0.4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