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错误判断,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
数的方法,离子构型的判断需要掌握计算依据,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3.(6分)(2013?达州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向100mL 1 mol/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2.24L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
﹣ 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Fe2++H2O2+2H+=Fe3++2H2O B. 碳酸钙溶于硝酸:CaCO3+2H+=Ca2++CO2↑+H2O C.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等量的溴化亚铁和氯气反应,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
B.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
C.反应生成硝酸钙、水、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钙少量,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水.
解答: 解:A.向100mL 1 mol/L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2.24L氯气,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反
应为2Fe2++2Br﹣+2Cl2=2Fe3++Br2+4Cl﹣,故A正确; B.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故B错误; C.碳酸钙溶于硝酸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氢氧化钙少量,完全反应,则离子反应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选项A为解答的难点,注意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氧
化还原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4.(6分)(2013?达州一模)难溶物BaSO4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BaSO4(s)?Ba2+(aq)+SO42﹣(aq).其溶度积常数sp=C(Ba2+)?C(SO42﹣),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 D.a点对应的sp大于c点对应的sp
考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该图中的是平衡曲线,线上的任意点都是平衡状态,b和d不是平衡状态,
A、d点表示Qc<sp,溶液不饱和;
B、加人Na2SO4后平衡逆向移动,但仍在线上移动; C、蒸发使离子浓度增大,d点不可能到c点; D、sp与温度有关,a和c的sp相等.
解答: 解:A、d点表示Qc<sp,溶液不饱和,不会有沉淀析出,故A正确;
B、硫酸钡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42﹣(aq),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Na2SO4,平衡左移,c(SO42﹣)增大,c(Ba2+)降低,故B错误; C、d点时溶液不饱和,蒸发溶剂水,c(SO42﹣)、c(Ba2+)均增大,不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故C错误;
D、sp是一常数,温度不变,sp不变,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sp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注意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溶度积
SP的概念,题目难度中等.
5.(6分)(2013?达州一模)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①>③>② 向氨水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呈中性:C(NH4+)>C(SO42﹣)>C(OH﹣)=C(H+) B. 向1L 0.1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6.6gCO2:C.2C(Na+)=3[C(CO32﹣)+C(HCO3﹣)+C(H2CO3)] D.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NO3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C(Na+)+C(H+)=C(CH3COO﹣)+C(OH
﹣)
考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A.阴离子水解程度大小关系是CH3COO﹣<HCO3﹣<C6H5O﹣,等pH的这三种盐溶液,阴离
子水解程度越大的其溶液的浓度越小; B.溶液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判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关系; C.先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再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D.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解答: 解:A.阴离子水解程度大小关系是CH3COO﹣<HCO3﹣<C6H5O﹣,等pH的这三种盐溶液,
盐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③>②,所以C(Na+)大小关系:①>③>②,故A正确; B.溶液呈中性,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2C(SO42﹣)+C(OH﹣),所以C(NH4+)=2C(SO42﹣),故B正确; C.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n(CO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1mol:0.15mol=2:3,所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为CO2+NaOH=NaHCO3,二氧化碳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氢钠,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O32﹣)+C(HCO3﹣)+C(H2CO3),故C错误;
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CH3COO﹣)+C(OH﹣)+C(NO3﹣),硝酸钾是强酸强碱盐,则c(+)=C(NO3﹣),所以得C(Na+)+C(H+)=C(CH3COO﹣)+C(OH﹣),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C,明确溶液中
的溶质是解该选项的关键,难度较大.
6.(6分)(2013?达州一模)NO、NO2、O2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O、NO2、O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可能为( ) A.1:5:2 B. 2:5:1 C. 5:1:2 D.5 :2:1
考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根据反应后无剩余气体,即全部生成了硝酸,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n(NO)×3+n(NO2)=n
(O2)×4来判断即可.
解答: 解:A.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1:5:2,物质的量之比为1:5:2,此时1×3+5=2×4,故
A正确;
B.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2:5:1,物质的量之比为2:5:1,此时2×3+5≠1×4,故B错误;
C.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5:1:2,物质的量之比为5:1:2,此时5×3+1≠2×4,故C错误;
D.NO、NO2、O2的气体体积比为5:2:1,物质的量之比为5:2:1,此时5×3+2≠1×4,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掌握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是解题的关键. 7.(6分)(2013?达州一模)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发生反应: PCl5(g)?PCl3(g)+Cl2(g)△H=+Q J/mol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容器内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1mol?L﹣1?min﹣1 达到平衡时放出0.6QJ热量 B. 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PCl5(g)C.,则达新平衡时,C(PCl5)>0.4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PCl5的浓度,平衡常数减小
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根据压强之间的关系式结合差
量法计算生成的PCl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PCl3)=计算;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的PCl5,重新到达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2mol的PCl5,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达平衡(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后再将体积压缩到原来大小,与原平衡相比,积压缩压强增大平衡状态,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解答: 解:A.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
的量为1.6mol,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1.6﹣1)mol=0.6mol,设生成PCl3的物质的量为x, PCl5(g)?PCl3(g)+Cl2(g) 气体增加的物质的量 1mol 1mol x 0.6mol
x=
=0.6mol,
V(PCl3)===0.1mol/(L.s),时间单位是S不是min,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当气体增加1mol时吸收的热量是QJ,则气体增加0.6mol时吸收的热量是0.6QJ,故B错误;
C.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的PCl5,重新到达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2mol的PCl5,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达平衡(该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后再将体积压缩到原来大小,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浓度大于原来的两倍,故C正确;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等效平衡思想的利用,难度中等,注意C中等效平衡思想,把一个平衡的建立
设计成多步进行,使问题简单化.
二、问答题(满分58分) 8.(16分)(2013?达州一模)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一个未成对电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4;E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六种运动状态的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简单离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 R是由C元素与氢元素两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分子,R的电子式为
(2)CB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三角锥型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sp3
(3)由D、E、C三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DEC)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每个分子中含 5 个δ键. (4)E的一种低价氧化物与充入二氧化碳的空气和熔融碳酸钾可构成燃料电池.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O+CO32﹣﹣2e﹣=2CO2 正极反应为 O2+2CO2+4e﹣=2CO32﹣
(5)1.2gE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1.68L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 J热量.则1molE与O2反应
生成E的低价氧化物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g)△H=﹣(20﹣Y)kJ/mol (已知:E的燃烧热为Y J/mol)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判断简单
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B为Cl
元素;B﹣离子为Cl﹣离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A+为Na+离子,A为Na元素;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为第ⅥA族元素,故D为S元素,E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六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即核外电子数为6,故E为C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B
为Cl元素;B﹣离子为Cl﹣离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A+为Na+离子,A为Na元素;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为第ⅥA族元素,故D为S元素,E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六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即核外电子数为6,故E为C元素,
(1)A元素的简单离子为Na+,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R是由N元素与氢元素两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分子,R为N2H4,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1s22s22p6;;
(2)CB3分子为NCl3,分子中N原子成3个N﹣Cl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为三角锥型,N原子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三角锥型;sp3;
(3)D、E、C三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为(SCN)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结构简式为N≡C﹣S﹣S﹣C≡N,
故每个分子中含5个δ键,故答案为:5;
(4)E的一种低价氧化物CO与充入二氧化碳的空气和熔融碳酸钾可构成燃料电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O在负极通入,CO被氧化,在熔融碳酸钾中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再正极通入,二氧化碳参与的反应生成CO32﹣,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故答案为:CO+CO32﹣﹣2e﹣=2CO2;O2+2CO2+4e﹣=2CO32﹣; (5)1.2g碳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标准状况下的1.68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075mol,所以n(C):n(O)=0.1mol:0.075mol×2=1:1.5,故燃烧生成物为CO、
CO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C原子守恒有x+y=0.1,根据O原子守恒有x+2y=0.075×2,联立方程,解得x=0.05,y=0.05,碳的燃烧热为Y J/mol,故生成0.05molCO2放出的热量为0.05mol×Y kJ/mol=0.05YkJ,故生成0.05molCO放出的热量为 kJ﹣0.05YkJ=(﹣
0.05Y)kJ,故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0.05Y)kJ×=(20﹣Y)kJ,故1mol碳与O2反应生成CO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g)△H=﹣(20﹣Y)kJ/mol, 故答案为:C(s)+O2(g)=CO(g)△H=﹣(20﹣Y)kJ/mol.
点评: 本题以元素推断题为载体,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子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化学键、原电池、
反应热的以计算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等,题目较为综合,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9.(14分)(2013?达州一模)达州市渠县境内含有丰富的深层地下食盐资源,食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经测定该县深层地下粗盐中含有少量+、Ca2+、Mg2+、Fe3+等杂质离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