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 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2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种人口问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8分)
(4)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6分)
9
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2030年人口将达到约14.5亿(峰值),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主要是因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第(3)题,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这种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第(4)题,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结合材料一,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答案:(1)现代型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3)年龄结构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源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4)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答出两点即可)
10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 《财经日报》报道,生育率全国排倒数,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东北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问题,东北振兴可能受阻。从增长速度看,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0.5%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从人口流向看,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
(1)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8分)
(2)说出人口大量外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6分) (3)说明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东北地区的生育率很低,同时人口外流严重,两者都会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加重;同时人口寿命的延长也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第(2)题,大量青壮年人口外流导致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造成劳动力不足;同时导致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第(3)题,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主要与距离、就业机会、收入和生活环境有关。
答案:(1)人口出生率低;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老年人寿命延长。
(2)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发展;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3)距环渤海地区近,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环渤海地区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生活环境。
11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