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我的家在这里》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主要根据学情进行调查,然后分组落实,对学生课前调查的方法进行指导,并亲自和学生、学生家长一起,收集大量的图片。围绕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展示自己看到过的美,从而感受家乡的美。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立志建设家乡。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学情分析】
桐城本地经济有较大发展且具有民族特色,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拥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为本次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生对于家乡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立体化的感知,这就为本次活动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和可行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2.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清澈的河水,我爱这里; 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嫩绿可口的小草,我爱这里; 小鸟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妈妈的怀抱,我爱这里; 同学们,你们会怎么说说这里,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呢? 小结:是啊,这里到处都有我们成长的足迹。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了解自己的家乡
1、出示一张安徽地图,并从地图中找到家乡桐城的具体所在位置。 2、展示桐城地图,相机介绍家乡桐城。 3、小小分享会:交流、介绍家乡好玩的地方。 4、出示六尺巷与文庙,并相机介绍。
【设计意图:逐渐缩小范围,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加深了解,并为下一活动身边的人和事做铺垫。】 活动二: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1、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2、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3、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小结: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4、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 5、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
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活动三:我想说
1、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2、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