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外教育管理史-论述(有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0:5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评议机关。实行大学院制,要求划分大学区。每一个大学区内设国立大学一所,设校长1人综理大学区的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务。设立研究院为学术研究机关,并担任“设计”事务,其办事机构有高教处,普教处,扩充教育处等。

大学院制失败的原因: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度,目地是要变“教育官僚化”为“教育学术化”,但由于教育行政独立是不合实际的幻想,加上大学院要推行的是独立性的教育行政体制,与中国几千年实行的中央集权制相悖,与当时的政体不符,在实行中,学术化未见成效,而官僚化却难以铲除。因此,这一制度受到人们的责难和非议,遇到强大的社会阻力,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实行一年多就被取消了,以失败而告终。

18、试论述国民政府对新学制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

答: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度1922年颁行的“六三三”学制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928年5月,通过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师范教育废止了6年制师范学校,取消师范专修科及讲习科的名目,添设了乡村师范教育,师范教育有3种:高中师范科、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职业教育从普通中学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分为初级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行单科多院制,总之,这个学制系统和新学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某些方面作了变通。

2.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大学课程》,1931年公布《专科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法规,进一步

规范了高等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3.1932年、1933年。、1934年相继公布的一些法规,使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走向规范化。

4.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进行了调整,以满足抗战和后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初等教育方面,制定了国民教育。中等教育方面,制定贷金制度,后改为公费。1939年实行六年一贯制和五年一贯制。1942年教育部规定各级各类中等学校设校和增班的比例。1938年教育部颁布的《示范学院规程》规定分区设立独立师范学院或于大学中设置,其学生一律实行公费,毕业后有服务年限规定。

19、试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比较其异同。

答: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分别如下:

1、土地革命时期:1934年1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根据上述方针,中央苏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文教政策:①彻底改造和整顿旧教育:禁止任何宗教干预教育和学校;取消一切封建主义的旧教育,实行新教育。②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服务。③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④争取与培养知识分子为革命教育事业服务。⑤依靠社会力量办学。

2、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育为抗战服务;建立抗日文化教育统一战线;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坚持干部教育第一。

3、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1945年,毛泽东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在此方针指导下,各解放区一方面继承抗日战争时期争取的方针政策,坚持教育为解放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另一方面又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制定了接管与改造旧学校和团结、教育与任用知识分子的政策。

通过对这一时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其共同点是1.强调教育为战争服务。2.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这三个教育方针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所以又有所不同,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强调对旧教育的改造和整顿。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干部的培养和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就制定了接管与改造旧的学校政策和团结、教育与任用知识分子的政策。 20、试论述苏区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答: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苏区教育的发展,这些制度和措施如下: 1.教育法规的制定。1934年2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了初小和高小实行三、二制,除了上

述条例外,还制定了《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小学管理法大纲》、《小学制度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以加强管理。社会教育的管理:1934年3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布了《消灭文盲协会章程》,关于识字班的管理1933年6月苏区政府公布了《识字班工作》,关于夜校的管理中央人民教育委员部于1933年8月颁布了《夜校办法大纲》;干部教育的管审理:苏大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委员会负责制,实行学生自治,教员分为正教员副教员。

2.巡视报告制度的建立:巡视委员会负责计划与指导巡视。1934年3月还正式公布了《教育行政纲要》其中对巡视工作,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报告制度。

3.教育干部的培训制度。1933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开办了教育干部学校,并发出第3号《训令》,专门对新来的干部做出了部署,要求采用四种办法来训练教育干部:①在工作中训练。②在实际斗争中训练。③用行政纪律训练。④开办短期的训练班培养教育干部。 4.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员从政治上、业务上进行考察和审核,另一方面建立新的师范教育体系来培养。训练教师。 5.教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6.教材的编审、印刷和供应。苏区设立中央教材编审委员会,由徐特立主任负责。

21、试从古代文明古国最早的学校产生的史实出发,分析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分析古代文明古国最早的学校产生的史实,可以发现学校的产生

搜索更多关于: 中外教育管理史-论述(有答案) 的文档
中外教育管理史-论述(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4l73o7g910ttd0odwd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