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
一、经济条件差
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仅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这部分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经费短缺使得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由于工资报酬极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幼儿教育师资又流失了多半。同样由于经费不足,很多农村幼儿园往往不得不挂靠于经费相对充足的小学,成了实际上的“小学学前班”或“小学预科班”,从而失去了幼儿教育所应具有的办学特色。
二、办园的水平普遍不高
班额大。生源较好的幼儿园,普遍存在班额过大,远超过规定人数,师生比远超过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小学化倾向。幼儿实际年龄普遍小于对应班级,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倾向小学化,不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一个乡镇几十个幼儿园,公办园少的可怜,绝大多数是民办园、家庭式幼儿园。
三、幼儿师资水平差异大,教师工资、待遇低
教师学历和专业不合格。公办园师资主要来源于幼师,二次学历基本达到了专科或本科。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园的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职高幼师班,但数量相对较少。有的幼儿园是聘用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等,存在学历和专业不达标的现象,合格的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政府没有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纳入公招范围,只考虑补充中
小学师资,幼教专业教师断档。由于经费问题,大部分农村幼儿园也没有聘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导致近几年出现专任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的现象。在农村,绝大多数教师为聘用人员,工资低,每月只有400~800元不等,而且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使他们很难摆脱后顾之忧,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幼儿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幼师毕业的学生宁愿去小学任教,而不愿从事农村的幼教工作。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要求不一致
不少家庭都是三代同堂,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父母共同承担养育孩子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求不一致。幼儿教育的不一致还体现在家园教育的不一致。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的教育要求与家长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五、家长对早期教育认识不足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存在于广泛的社会不平等中。 由于农村的文化水平低,他们对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太了解。所以家长都不太重视它。只是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
六、安全隐患多
由于多为民办园(个别为无证办园),经费仅来源于幼儿家长缴纳的保育费,幼儿园承办方舍不得投资改善办园条件。致使园舍陈旧、破烂,教玩具维修不及时,无必备的消防、安保设施。安全意识淡薄。接送幼儿车辆未取得交警部门审批,超载严重。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幼儿园经费投入,努力改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由于农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幼儿教育的严重失衡,为学前教育以及小学、初中教育的质量造成不可拟补的缺失。造成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大批的农村孩子涌向县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努力的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关系我国教育的长久发展。中国老百姓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人也说:“不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就足以说明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当前,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无论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除少部分能基本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授课外,多数幼儿园、幼儿班开设了一些小学课程,如识字课、英语课、数学课等。同时在教学形式、方法和常规管理等方面,也不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针对这样的情况,当前应该狠抓幼儿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及时的纠正这种“拔苗助长”式的的教育方式,还给孩子一个天真、健康、趣味十足的童年。这不仅要求幼儿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更要家长社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要从更本上抓起。
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就要从儿童抓起;但是幼儿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只重视中小学的教育,注重中考的升学率,小升初的质量。却忽视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农村的幼儿园的教师,几
乎没有从正规幼师教育学校毕业的,这就造成教育幼儿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政府要在每年的教师招考中加大幼儿教师的招考与分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的不足。
另外,及时的整顿教师队伍,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形成运行有序、管理高效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为实施创新夯实基础。对聘用教师的工资同所在园的入园率以及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密切挂钩,适当的给予经济补助,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岗位目标完成情况量化积分后发放工资,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四、与家长共同走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要一致的误区。
现在的家长特别的重视孩子的教育,一个孩子会接受很多人的教育思想的灌输。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的不同认识不到。首先,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性、计划性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有详细的计划。教师有步骤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包括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家庭教育的进行贯穿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长者,都客观上承担着教育的责任。他们可能有一些明确的目的,但随意性大,不系统不连贯,而且时常“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其次,教育的内容不同。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循序渐进的制定的,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供选择和安排,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方法科学合理。 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是家长随意确定。有些内容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有些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