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38: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包括自觉的学习愿望和求知欲,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初步形成习惯,使自学成为一种能力,能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变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意味着:老师要教学生学,更要教学生怎么去学。

初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关键。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欲望,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提示自学方法,明确学习重点,指点自学方法和具体要求。

有人认为,学生自学,教师可以撒手不管,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乱无头绪、教师清闲悠哉的局面,这样是达不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的。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没事干了,而要对教材的重点、难点

所在给予启迪,对课的内容、内涵加以指点。在学生自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但是教师的教毕竟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学生是主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达到学必有得。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必须靠自学实践,在自学实践中学会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应让学生有较充分的自学实践,让自学活动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探索性自学、深究性自学、吸收性自学三个阶段。 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因此,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也应当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可以分为设问性、推敲性、疑难性。前两类问题是设疑、存疑,学生对上述问题不一定都不懂,而是让学生学会产生疑问;后一类问题是质疑、释疑,必须通过学生认真思考及教师的点拨才可解决,因此,

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因此,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创新成功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当今社会,没有知识的劳动者将被淘汰,没有自学能力的劳动者也将被淘汰。只有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自立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搜索更多关于: 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的文档
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amx6c9nv3uh255c6he20sz532aec00cb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