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系统相关技术
本章将讨论课题研究所涉及技术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Browser/Server体系
B/S结构的软件是相对传统的C/S结构而言的。C/S结构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客户端、服务器端都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服务器端各自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服务器端保存数据库。B/S结构应该具有如下特征:服务器端都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不安装任何软件(不需要维护)。客户端运行程序是靠浏览器软件登陆服务器进行的。客户端在浏览器里完成一定的计算任务。在此模式中,核心的一点就是用通用的浏览器取代了原来的客户端程序。B/S模式虽然只对C/S模式做了少许变动,但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应用程序在部署、升级、维护时,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就可以了;所有的配置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二)ASP技术
ASP技术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以前Web应用程序都是由(CGI公共网关界面来实现的),但由于CGI本身的一些缺点和限制(如较耗用系统资源、执行效率差等),人们都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替换方案,在这种情况下,Microsoft的ASP应运而生,再加上与Microsoft的IIS (Web服务器)和MTS(组件事务管理服务器)的组合,ASP已经成为Web应用程序开发的主要技术。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主页)简称ASP内含于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中,它提供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可产生和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网站服务器的应用程序。ASP既不是一种语言,也不是一种开发工具,而是一种技术框架,它能够把HTML、脚本语言、ActiveX组件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把标准HTML页面送给客户端浏览器。ASP包含六大内置对象,利用这些对象可以使ASP脚本功能更加强大,ASP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不仅可以使用ASP动态链接库和脚本运行期库自身提供的ActiveX组件,还可以从Internet上免费或有偿获得一些厂商开发的ActiveX组件,编程人员也可以自己开发内含商务逻辑的ActiveX组件[2]。
简单地讲,ASP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商,它和会计事物所、婚
4
姻介绍所没有 什么本质方面的区别。不同的是ASP主要是通过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主 要工作和业务工具,采用一对多的方式,向企业、公司提供标准化的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管理租赁的服务,ASP的概念最早是1998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目前被全球各大IT厂商看好并被认为是可以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有稳固基础的第三种网络商业模式。和传统的外包服务(Outsourcing)相比,ASP的主要区别在于:ASP是一对多的经营模式,提供的服务有兼容性和可协调性,并且ASP的收费方式一般是按月收费。业界认为:ASP一般有这样一些“成员”:电信运营商、传统IT服务厂商、互联网络接入服务商(ISP)、独立软件供应商(ISV)、系统集成商和单纯的ASP公司。
根据流行的观点,ASP有如下五个核心内涵:
(1)ASP着重应用为中心,提供对于应用方面的访问和管理。
(2)ASP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没有在服务器、人员、系统和系统授权等前期资源投入情况下就可以在“定制”的全新应用系统环境进行访问的服务,如ISP,而这样的服务一般按月份ASP收取服务费。
(3)ASP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ASP一般都有一个管理中心,所有的客户通过INTERNET来进行远程访问,获得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4)一对多的服务,也就是讲,ASP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包,产品都是最低程度 的自定义或者没有实现客户定制化,对于行业用户来讲已经达到实用方便的标准。
(5)按照合同交付,在ASP客户的眼中,ASP是一家根据客户协议内容提供相关服务,保证应用服务系统服务可以得到确实履行的机构[10]。 以下介绍ASP的工作原理和ASP的对象模型
1.ASP的工作原理
(1)一个用户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中输入ASP文件名称,然后回车触发这个ASP请求。
(2)浏览器将这个ASP请求发送给IIS。
(3)IIS接收这个请求,并由其ASP后缀意识到这是一个ASP请求。 (4)IIS从硬盘或内存中取出正确的ASP文件。 (5)IIS将这个ASP文件发送到ASP.dll中。
(6)服务器端脚本代码,会进行逐行解释,然后返回给IIS;非服务器端脚本代码,直接返回给IIS。
(7)IIS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5
2.ASP对象模型
ASP具有强大的面向对象功能和可扩展性。ASP对象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内置对象由ASP动态链接库提供对象,有六个内置对象,是开发Web应用程序经常使用的对象。六个内置对象的主要功能如下:
Request对象:在HTTP请求期间,可利用Request对象获得客户端浏览器传递给服务器的值(包括查询字符串的变量值、Form表单中的元素值、Cookies的值等)。
Response对象:可以使用Response对象把变量值、函数返回值等输出到客户端浏览器;利用Response对象可将Cookies值写入客户端的计算机硬盘中等。
Application对象: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的连接是无状态连接,即服务器处理完浏览器的HTTP请求后,立刻断开与浏览器的连接,忘记浏览器刚才请求的情况;服务器不能识别浏览器是第一次请求还是第一千次请求。这种无状态的连接方式使得Web服务器处理浏览器的请求可以更快、更有效,也不摇要维护浏览器的信息,但它产生了一个Web应用程序如何实现变量共享的问题。ASP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application对象可以用来保存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的共享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用户之间实现Web应用程序变量的共享[3]。
Session对象:Session对象主要用来保存属于一个用户的一个应用程序的信息,可让同一个用户在多个网页之间共享信息。
Objectcontext对象:主要用来处理与事务相关的问题,Objectcontext对象的使用与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MTS)有着密切的联系[9]。
ASPError对象:Web应用程序开发者运用该对象可以掌握因ASP所发生的错误。
(2)脚本对象:由ASP使用的脚本语言提供的对象,由脚本运行期库(scrrun.dll)提供。
(3)服务器组件:通常在其自己的DLL或可执行文件中实现。服务器组件可从internet上无偿或有偿获得,一旦在服务器安装和注册这个DLL文件,那么其对象就可以在ASP所支持的任何脚本中使用,服务器组件充分体现了ASP的可扩展性[7]。 (三)Web数据库的访问方式
在最高层,基于Web环境的通信会在两个实体中进行:
6
1. Web软件:是一种请求软件、数据和服务的软件; 2. Web服务器软件,它完成客户所发出的请求。 在大多数场合,Web客户软件通常是Web浏览器,如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IE)和Netscape navigator。Web服务器软件有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IIS)。
三、系统分析
(一)需求分析
本系统为Web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在于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快捷的发布信息,实现便利,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支持管理员的后台信息管理。
各个角色的功能需求如下: 1. 管理员登录
在调研中了解到,用户想要使用系统,首先要有一个友好的用户注册界面。其次,用户需要经历登录验证过程,只有合法的拥有管理员身份的用户才可以使用系统中的管理功能。这样做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登录并使用本系统,妨害数据安全。
用户登录,通过系统登录验证,用户成功进入系统并开始使用其中功能。 2. 文章管理
文章管理是用户所有文章的信息,用户可以进入此处进行相关文章的管理。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文章信息显示。显示出所有文章的大概信息。 (2)发表新文章。可以发表新的文章,以供网友浏览。 (3)修改文章。可以修改已有的文章的内容。 (4)删除文章。允许用户对文章信息进行删除操作。 (二)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先进,符合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最新需求。采取的技术路线是ASP动态网页技术、SQL Sever 2000数据库与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基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
ASP即Active Server Pages,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网站开发技术,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内含于IIS3.0和4.0之中。ASP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它所用的语言是VBScript或Jscript语言,或两者的结合。它可以在IIS的支持下,结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