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有刷不锈漆。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5.模板施工方法
支撑体系搭设前应按方案图纸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堆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应设置一道纵横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剪刀撑斜杆与地面成45°至60°的斜角,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5-7根,在设置剪刀撑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在立面的两端必须各设置一道,中间各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大于6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5.1施工顺序
4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装 架设梁底木方龙骨于脚手架顶托梁上 梁底模安装 梁钢筋绑扎 架设板底木方龙骨于脚手架顶托梁上 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安装 混凝土保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 拆下脚手架可调顶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脚手架 5.2安装
1)模板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系统。 2)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
5
3)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要签字确认。 4)对地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5)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
6)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立杆底部支撑结构必须具有支撑上层荷载的能力。 7)必须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①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
②剪刀撑顺主梁方向搭设,两个剪刀撑中留一个空档。 ③每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④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 ⑤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8)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9)扫地杆必须按要求进行搭设,两根立杆之间的扫地杆下面必须垫至少一个木方和木楔,并使之直接承重。
10)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 增设扫地杆时,应尽量将扫地杆置于混凝土梁或其他混凝土结构上。
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必要时,搭设支模钢椼架提高支模架抗挠曲能力。
11)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本计算方案布置。
12)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先于梁板混凝土,梁、板支撑体系通过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拉紧顶牢,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
13)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钢管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交叉支撑、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6
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垫木情况。 6.模板质量要求和措施
6.1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6.2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
7
施工日志 资料汇总 质量评定记录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不合格的处理 质量评定 浇砼时留人看模 和钢筋、砼工工序交接检查 支模 自检 操作人员参见交底 技术交底 标高、中心线截面尺寸放线 中间抽查 与钢筋工工序交接 技术人员书面交底 检查脚手架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模板选择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 准备工作 清理模板 模板涂刷隔离剂 执行检验标准 梁柱板抽查 按规范及方案设计 拆模 注意保护棱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