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看图猜故事,说寓意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上次严老师给你们上课,大家的表现都很给力!今天啊,严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堂课,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聊天吧!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寓言故事吗?有哪些寓言故事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井底之蛙:形容见识少,知识面狭窄的人。
守株待兔: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遗憾! 揠苗助长: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
大家学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出示图片,你来猜猜这是什么寓言故事,看谁知道得最多!
掩耳盗铃:盗钟的人怕别人发现自己,就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钟声。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自欺欺人的意思。
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不恰当的事,以致弄巧成拙。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一、板书课题,引入课文
1.看来同学们对寓言故事都很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这个
1
故事发生在密林深处,主人公是一头狮子和一只鹿。(板书:狮子和鹿) 2.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3.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翻到110页,自由地读读这个小故事,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出课题,简洁有效。
二、抓“欣赏”和“抱怨”学文
1.从你们笑眯眯的脸上我知道你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词语是不是也会读了。 出示词语:欣赏 抱怨
(1)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欣赏 抱怨),谁来读?一起来读。 (2)这两个词还可以加上表情读,谁来试一试?
2.恩,从你们的表情上,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了。这两个词藏在课文的哪儿呢?请赶紧默读课文找到句子,用笔划一划。(生找,师巡视)谁来说一说?
3.课件出示句子: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多音字“称”。
这句话中有一个多音字“称”,它还有一个读音是——指名说(课件出示:另一个拼音),老师这儿有一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谁来试试?(指名轮读)咱们一起来读一遍吧!(齐读)
对称 称赞 称心如意 简称
(2)下面请大家再去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小鹿的身段长得很均匀。
小鹿在欣赏自己(是的,它在欣赏自己的美丽,那它觉得它哪里特别美丽呢?能用书本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吗?)——精美别致
小鹿的角很美丽(你很会读书,能用书本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吗?)——精美别致 (3)体会“精美别致”,看,这就是鹿角(课件出示:鹿角),看看它像什么?(出示珊瑚图)多么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4)美读。
现在你们就是这只美丽的鹿,你来到了清清的池水边,发现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
2
子,多美呀,谁来夸夸自己。
4.是呀,鹿角这么精美别致,它该多么欣赏,可它抱怨什么呢?找到“抱怨”藏哪儿了吗?
课件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1)同学们,请你来读一读这段话,你感觉到了鹿怎样的心情?(烦恼、难受、沮丧)
(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撅嘴、皱眉)
(3)你还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鹿的这种心情。(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课件出示: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换种说法,意思不变。(指名说) 课件出示: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哪一句更能把鹿此时的心情体现出来,并说说理由。(生读,回答)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
(4)这四条腿太细了,细得好像什么呢?请你代进去读。 5.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老师读旁白,女生读欣赏的内容,男生读抱怨的内容。准备好了没?
6.课件出示(欣赏 抱怨)。同学们,现在你能用上这两个词把刚才我们学的内容简单地说一说吗?指名说。(板书:角——美 腿——丑)
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欣赏”和“抱怨”学文,对比强烈,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验。 三、抓动词学文
过渡:老师这儿还有一组词语,你会读吗? 1.出示:撒 甩 扯 挣脱
(1)自由读,请生读,注意“撒”字读音。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3)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请同学们赶紧到课文里找到这些词语,用笔圈一圈。 2.学习第6自然段。
(1)这些词都藏在哪儿呢?是的,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
3
第6自然段。划一划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这些句子仿佛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现在你能把相关的句子和画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3)(不同颜色出示)同学们很会读书,也很会展开想象,现在,让我们一起合作着读一读这段话。(配乐读)
4.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动词把鹿脱离危险的过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吗?(课件出示四个动词) 5.引导。
(1)就这样,鹿最终靠它那双有力的长腿脱离了危险。怪不得鹿叹了口气说—— (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这可是刚刚从死亡线上逃出来的鹿,它会怎么来说这句话呢?先去试试。
(3)指名读。
5.学到这儿,我相信你肯定能用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说给同桌听)
课文写了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让他险些送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多次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情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这其间,既有想象力的培养,又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分析能力、朗读能力的提高,又有寓意的理解,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水乳交融。 四、指导理解,升华全文
1.鹿凭借它有力的长腿狮口逃生,真是有惊无险。第二天,你又看见他来到清清的池水边,看自己倒映在水中的角和腿,你会对他说:
。
2.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
3.同学们都是想告诉他要全面地对待自己或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呢!瞧,《骆驼和羊》、《田鼠与家鼠》、《蔷薇与鸡冠花》,这些故事都藏在一本书里边——《伊索寓言》,这本书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作比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寓言中的寓意是发人深省的,通过让学生想象写话,会加深学生对寓言的认识。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同类型的文章,把课内阅读引向课外,借助课文这个引子,
4
举一反三才是学习课文的目的。 板书设计
28 狮子和鹿 角 腿 美 丑 险些丧命 狮口逃生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