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心向。 (3)诱因。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 (1)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 主要特征P98 (2)外在动机逐渐增长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 培养的有效方法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P100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学习迁移的概念 度对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P104 态度产生的影响。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正迁移与负迁移 分类P104-106 (3)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4)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1)形式训练说 迁移理论P106 (2)相同要素说 (3)概化理论 (4)认知迁移理论 (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促进幼儿学习的(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迁移P110 (3)丰富幼儿的日常活动,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 (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幼儿学习的迁移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社会性定义P135 内容 广义的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社会属性 狭义的社会性--心理特性 是指幼儿从一个自然片,逐渐掌握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念P135 过程。 幼儿社会性概社会性 社会认知 社会性品质(同情心) 按逻辑分 社会情感 内容 社会性行为 分类(了解)P136 社会行为 (积极行为;消极行为) 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自我和社会性的发生机制 社会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行为能力和概念P137 品质 (1)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等) (2)亲社会行为能力(助人、合作、分享、对他人构成P137 负责等) (3)社会适应能力 (1)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2)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积极发价值P138 展和心理健康 (3)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社会能力 (1)通过理解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①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情感 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P141 ①教师应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教师应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 ③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 ④教师要给予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间接指导】 ②指导幼儿积极理解他人的行为 (2)通过交往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幼儿社(1)情感支持性原则(双向接纳与爱) 会性教育的原则P152 ①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爱孩子;教师应积极接纳、尊重幼儿;教师应对幼儿持有理解、支持的情感态度】 ②积极的情感投入和情感激发。 (2)行为实践原则【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3)榜样作用原则 ①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 ②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其榜样作用的重要部分 ③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增大。 (4)一致性原则 ①教师自身态度的一致性。 ②幼儿园内教师间的一致性。 ③家园一致性。 (5)随机教育原则 ①教师必须认识到随机教育是渗透、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的,是完整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意识。 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机会,随机把握教育契机,进行更有针对性、及时有效的教育 ③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策略与方法的意识。 【随机教育】是指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交往中随时随地抓住一定的时间或时机对幼儿进行及时教育。对幼儿生活中存在的偶发事件、情境中教育机会的充分利用,以发挥其潜在的教育意义。
第七章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1.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包括哪些方面
(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提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势的能力,能自由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不同寻常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确定性,即善于采用特定事物的多种适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
(6)洞察力,技能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的能力,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