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场势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聂雷1,2,邵子南3
【摘 要】摘要:将资源场势理论运用到建设用地的空间配置领域,计算了江苏省2001—2010年13个地级市的建设用地资源势、消耗势、资源-消耗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全省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均衡性。结果表明,建设用地资源势趋于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由正向负转变的特征。消耗势的分布与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大致相同,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但重心有向苏北转移的迹象。江苏省土地资源禀赋与利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错位现象,资源配置呈空间不均衡性且有上升趋势。其中,以无锡、南通、苏州3市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00、1.33、1.19。扬州、泰州、南通、淮安、盐城属于典型的配置不均衡(-)型,其他各市则在不均衡(-)型和不均衡(+)型间波动。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9(053)003 【总页数】7
【关键词】资源;土地资源-消耗势;建设用地;配置;江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3106);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B084);山西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N-2018008);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项目(ZX2018322)
资源的有效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1]。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土地资源配置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以政府主导的土地利用计划配置模式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然而开发强度大、经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