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足够高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S甲>S
乙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则以下关于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及此时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6.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C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大
B.“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C.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但不可以测月地距离
9.2015年9月14日LI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Hz。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次声波 C.它属于超声波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液体的
B.冬天雪后常常在雪地里撒盐,是因为撒盐后降低了雪的熔点,使雪尽快熔化 C.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红光,从而遥控电视机 二、填空题
11.地球上的物体被宇航员带到太空后,质量 变化(填写“会”或“不会”).
12.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着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B.在1s内,振动约100次 D.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A.物距 B.像距 C.像的大小 D.焦距
13.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的像,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5.“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们背着书包走在路上时,以小关背的书包为参照物,小关是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
(1)首先出发的是_____,完成比赛的平均速度较大的是_____。(选填:“龟”或“兔”) (2)比赛途中,龟兔相遇了_____次。 三、计算题
17.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18.原酒的度数都在60度以上,一般不易饮用,白酒企业需要将原酒降度,即与适量水勾兑混合,并调香、调味后包装为成瓶酒后进行销售,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指的是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现有某厂生产的一种瓶装“500mL、460”的白酒已知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水的密度1.0×10kg/m(粗略认为白酒由纯水和酒精混合而成,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求: (1)每瓶白酒所含酒精的体积和质量;
(2)每瓶白酒所含水的质量?所装白酒的总质量; (3)这种白酒的密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操作如下:
3
3
3
3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
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_____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红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g/cm3。
20.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下列操作,比较规范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甲: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乙: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2)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如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图中凸透镜所成像是(________)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D.正立缩小
(3)在如图中,若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中的位置向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如图中蜡烛和透镜间放置了一个________视眼镜时,则将光屏向右移动后可以再次找到了清晰的像。
2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他在探究时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____; (2)他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置合,原因可能是_____;
(4)拿走蜡烛B,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时,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2.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