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13:13: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白艳娥

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本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本课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毫米的认识。主要的内容有:毫米的认识,毫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毫米的估测和测量。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按螺旋式课程编写的。测量这一单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的测量部分,是在二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米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作为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二年级长度单位的学习与三年级整个测量单元的学习的重要衔接点。基于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除了新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意使学生回忆并加深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以便为本单元后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测量的内容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进行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就注意呈现场景,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参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认识毫米并能进行毫米与厘米的换算。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能结合新知识与旧知识,解决包含米、厘米、毫米长度单位的问题,会用米、毫米、厘米进行测量和计算,会用刻度尺画出有厘米毫米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只需要让学生准备10到20厘米长度的直尺即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教学目标。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五、说教学过程:

1、观察情景,回忆旧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页图画,问问学生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以此将他们引入长度单位的学习,大家还记得二年级学的长度单位呢?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吧!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回忆二年级学到的内容(厘米、米,1米=100厘米)。

2、 参与活动,巩固旧知,感知新知。鼓励学生加入书本中的情景活动,大家想不想和他们一样,也来量一量我们课本的长度呢?看看我们在测量中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并要求他们先估测再测量,根据小组成员数量,请若干个同学进行估测,若干个同学进行测量,一位同学进行记录,并派代表进行发言,完成表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到各个小组里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并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的地方,如将0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最左边,我还会请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他们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活动最后完成表格,通过这个表格引出新知识,“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了,它的名字叫毫米。” 3、 学习新知,认识毫米。

我会直接告诉学生我们的直尺中的一小格就是一毫米,并请学生数一数一厘米的长度里有几格,使学生学会1厘米=10毫米。向学生介绍各种各样的卡的厚度一般为一毫米,请学生量出一毫米厚的一沓纸,让他们摸一摸,看一看,使学生形成一毫米的长度的观念。再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以此加深毫米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环节的最后,我会请学生再次回到我们开始的小组活动中来,再来测量书本的长度,并在小组中交流答案和体会。

4.联系生活,提高认识

在生活中那些物品厚1毫米?

在生活中那些物品测量时用毫米作单位?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

5、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1厘米=10毫米 6、堂清

课本第22页的“做一做”练习,通过填一填、量一量让学生会用毫米进行测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搜索更多关于: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的文档
《毫米的认识》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6o005sm6f44s0w0dy2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