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大河镇补木戛煤矿一号井
2013年度矿井瓦斯抽采计划
编 制 人:刘智华
批 准 人:
大河镇补木戛煤矿一号井
2013年5月20日
2013年度矿井瓦斯抽采计划
一、矿井概况
补木戛煤矿一号井位于富源县城南东135°方向,平距约20km处,属大河镇地域,东临贵州盘县。地理坐标:东经104°23′11″—104°23′44″,北纬25°33′37″—25°35′06″。煤矿区南北长约2.6km,东西宽平均0.715km,面积1.8602km2。
煤矿始建于1994年6月,2006年2月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矿区共由7个拐点坐标圈点,现有职工425人,有可采煤层6层,共有资源储量4860万吨;工业储量3428万吨, 可采储量2913.8万吨;开采标高从+2020—+1550米。矿井现主要开采1650水平以上的C9煤层。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运输方式:主斜井采用绞车提升运输,暗斜井原煤采用皮带机运输,矸石和材料采用绞车运输。排水方式采用二级排水。
1、通风情况。
矿井采用“二进二回”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一号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型号FBC№-15,数量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37Kw,服务于二水平采掘活动;三号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型号FBC№-16,数量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5Kw,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386m3/ min,总回风量3410m3/ min。
3、瓦斯及抽采情况 (1)、瓦斯情况
2013年瓦斯鉴定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51m3/min,相对涌出量为5.19m3/t,为高瓦斯矿井。目前主采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值为C9煤、0.62MPa。煤层透气性系数C9煤0.267(MPa2.d)属可抽放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C9煤5.74m3/t.
⑵、煤层情况
井田内可采煤层6层(M4、M6、M9、M11、M13、M16、煤层)。现主采C9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
⑶、抽采情况
矿井瓦斯抽放泵站建设在1905水平三风井口附近50米位置,分别安装了两台低负压(2BEA-303型)和两台高负压(2BE3420型)水环式真空泵。低负压主要用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使用1台,备用1台;配备电机功率90KW,抽采能力:55m3/min。高负压抽采系统用于煤层(掘进巷道)抽采,抽采能力:141.7m3/min。配备电机功率185KW。抽放系统共有抽采管路3216米,其中φ300管路900米、φ200管路300米,φ160管路1926米。低负压抽放方式为随工作面推进抽采空区瓦斯。对掘进巷道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和钻场、迎头抽放煤层瓦斯,确保做到先抽后掘,先抽后采。
4、瓦斯地质情况分析: 1)、地质构造
补木戛煤矿一号井地质构造较简单,矿区为-轴向近南-北的背斜构造,地层倾角20-22°左右。矿区内断层较发育,其中有2条逆断层F1和F3断层,F1逆断层位于矿区东缘,倾向矿界外, 对煤层
开采无直接影响。F3逆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经过矿区中部,切割含煤地层,断层破碎带,将矿区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块,对煤层开采有大的影响,一个滑动构造,分布于矿区东部F1、F2断层的夹点部位,分布标高1900-2060米,呈三角形状,探槽控制为飞仙关组第一段(T1f)地层沿构造裂隙在重力作用下,自西向东自高向低滑动形成的古滑坡体,现无后动迹象,本滑坡体盖住了F3断层上盘含煤地层及峨眉上玄武岩。
2)、地质构造对瓦斯的影响
总体而言,本区褶皱构造发育程度较低,多为宽缓褶曲,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在断层附近,可能会因断层裂隙发育或构造煤,形成地下水导通的通道或瓦斯聚集,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在这些部位开采时,应予以注意。
二、瓦斯储量的确定
1、2013年生产计划
根据煤矿生产接续计划安排,目前现采的210921工作面已推进10米,还有60米左右,预计7月底结束回采,接续工作面310904工作面预计8月初开采,2013年计划回采煤量8万吨,煤巷掘进量1680米。
2、瓦斯含量的确定
根据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C9煤平均瓦斯含量5.74m3/t 3、瓦斯储量预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