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搭一搭(一)
教学内容
搭一搭(一)。(教材第4页、第5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搭一搭”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结合实际操作,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摆小棒的游戏吧!(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景图)
师:现在每人有13根小棒,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小棒摆正方形。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通过动手摆小枯,我知道了13根小棒可以搭成3个正方形,还剩1根。 师:你能列出式子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有13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求可以搭几个正方形,就是计算13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3÷4.
师: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这个结果该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主探究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除法了,那么请大家试着用竖式计算13÷4。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3÷4,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清余数的含义。
师:在平均分且不能正好分完时,剩余的数,我们就叫它余数。在书写除法算式时,先在商的后面点上六个点,然后写在余数。
板书:13÷4=3(个)??1(根)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搭一搭,填一填,完成教材第4页上面的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了什么;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余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怎么回事呢? 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
师: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呢?
生1:余数总是比除数小。如果剩余的概数和除数一样大,就说明还能再搭一个正方形,这样就是没有余数的除法了。
生2: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就说明继续搭正方形,所以余数小于除数。 师: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特殊情况呢?请同学们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把你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如果用25根小棒搭正方形,能搭成6个正方形,还剩余1根小棒,余数小于除数。
生2:如果用31根小棒搭正方形,可以搭成7个正方形,还剩余3根小棒,余数也小于除数。
师: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相关推荐: